查看原文
其他

19城社会消费超4000亿:成都上升快,深圳不及武汉

林小昭 城市战争 2019-04-23

◎作者:林小昭

◎来源 :第一财经网站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最近成为一个热点。


近日,国家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绘制“蓝图”。《意见》提到,建设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要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除了国际化程度要高以外,自身的城市人口、城市经济体量和消费体量至关重要。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评判一个城市消费中心度的重要指标。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45个一二线城市、部分经济总量大的三线城市的统计梳理发现,至2017年,有11个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了5000亿大关。从社消与GDP的比值来看,北方城市普遍更靠前。


表1:45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上海超北京跃居榜首


2017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830.27亿、同比增幅8.1%,居全国城市排名第一位。上海商贸行业就业人数超过325万人,贡献全市近四分之一的就业岗位。


去年上海商业载体纷纷加快转型,有超过50个市区两级商圈、超220个城市商业综合体、67条特色商业街区。去年,上海全市商业综合体商业建筑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米,销售规模超过1500亿元,客流量超过21亿人次。


同期,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75.4亿元,增长5.2%,位居第二。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这也是多年来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超越北京,位居全国第一。


上海和北京之外,其他城市都尚未突破万亿大关。不过,位居第三的广州去年社消总额已经达到了9403亿元。预计,今年有望成为第三个社消总额突破万亿大关的城市。


尽管近几年,广州在金融和互联网上不如另外三个一线城市亮眼,但在消费力方面,广州第三的位置仍十分稳固。


一方面,作为千年商都,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商业、交通、经济、教育、文化等中心,有大量的专业批发市场,商贸物流业十分发达。另一方面,素有“食在广州”之称,广州在食品烟酒类的消费支出要比北京深圳高出不少。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吃在广州,广州对美食消费意愿强烈,宵夜可以吃到很晚,所以吃喝花销就比较大。这里面的一大原因是,广州的房价相对没其他一线城市那么高,可以在居住以外的其他方面多些花销。


成都快速上升 深圳仅列第七


北上广之后,来自西部的直辖市重庆去年的社消总额达到了8068亿元,位居第四。不过,重庆虽然是直辖市,但总面积达到了8.24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3000多万,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人口基数大,所以社消总额也高。


重庆之后,另一个西部城市成都上升的步伐也非常快,去年成都的社消总额达到了6404亿元,位居第五。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5年,成都的社消总额还仅位列第八位,两年时间就超过了天津、深圳和武汉,上升至第五。


成都社消总额的快速增长,除了经济快速增长、人口流入加快外,也跟成都自身辖区的扩张有一定关系。2016年,简阳市正式划归成都代管。辖区扩张后,社消总量也随之扩大。


在重庆、成都、武汉快速增长的同时,作为四大一线城市之一的深圳,社消总额仅位列第七,仅相当于京沪的一半,广州的三分之二,也不如重庆、成都、武汉等中西部大城。


深圳的社会总额低,一方面与深圳作为非省会城市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地缘因素有关。由于深圳靠近香港,出入香港购物十分方便,很多深圳人经常往返香港购物,尤其是一些奢侈品、电子产品等基本是到香港购买。


在深圳之后,天津、杭州、南京、苏州位居属于5000亿梯队。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天津的社消总额高居全国第五,但近两年,随着整体经济增速趋缓,天津的社消增速也随之走低,2017年这一增速仅为1.7%,社消总量退至第八,并且与身后的杭州、南京领先优势已经非常小。


在11个超过5000亿大关的城市之后,长沙、青岛、西安、福州、济南、郑州、宁波、哈尔滨这8个城市则属于4000亿梯队。也就是说,去年共有19个城市的社消总额超过了4000亿大关。


消费贡献率:省城、北方城市更高


从消费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来看,社消总额/GDP 是一个很好的参照指标。从这个指标看,在统计的45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超过了50%,主要是来自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也就是说这些城市的人更敢消费。


数据显示,沈阳的社消占比达到了68%,是榜尾的深圳的两倍多。哈尔滨的社消占比位居第二,也达到了61%。此外,西安、济南、呼和浩特、兰州、太原、石家庄、大连的社消占比都超过了50%。


另一方面,南方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对投资置业的需求更为强烈。丁长发说,南方沿海城市的房价普遍比东北、山东等地高,东北哈尔滨、沈阳等地几套房子才相当于深圳、广州一套房子。在高房价和高杠杆之下,南方沿海城市的居民消费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相比之下,在榜尾端,深圳社消总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6.8%,苏州、无锡、厦门、佛山、东莞、常州、南通等南方城市也都比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苏州、无锡、佛山、东莞、常州等城市快速崛起。不过相比GDP,这些城市社消总量在全国的位次,普遍要比GDP在全国的位次低不少。


例如,去年苏州GDP总量达到了1.73万亿元,在江苏位居榜首,领先第二名的南京较大的距离,但在社消总量方面,省会城市南京稳居第一。


也就是说,省会城市仍是各省、各区域绝对的消费中心。非省会城市在社消占比方面,普遍与省会城市、直辖市有较大的距离。


以武汉为例,目前武汉到咸宁、鄂州、孝感等周边城市均有便捷的城际轨道相连,加上市内逐渐便利的地铁线与动车站相连,武汉与周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来自鄂州的杨先生说,一到周末,大量的鄂州人会跑到武汉来消费,周日下午坐城际列车回去。“这对我们鄂州的商业消费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相比之下,一些经济总量较大的非省会城市,产业结构以工业制造业为主,消费比省城要逊色不少。丁长发说,这些制造业大市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较小,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和产品普遍不如省会城市,也导致他们的消费不如省会城市。




消费结构对比:北京深圳多花在住,广州成都多用于吃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对11个一二线城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支出及人均消费支出等数据的统计梳理发现,目前大城市的居住支出占比差异较大,北京和深圳都超过了30%,其中北京高达37%左右。


统计的11个城市包括北京、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宁波、天津、成都、无锡、佛山、青岛(上海数据空缺)。需要说明的是,部分大城市缺乏公开的数据,在此没有纳入统计。另外青岛是2017年上半年的数据。佛山和深圳的数据是2017年全年数据进行折算而成。由于这三地的数据为2017年数据,因此与其他城市存在一定的差异。


北京、深圳居住支出高


消费支出指住户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其中,居住支出指与居住相关的支出,包括房租、水、电、燃料、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也包括自有住房折算租金。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157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4%。从11个城市的数据,有7个城市超过了这一比例,其中,北京和深圳的这一比例超过了30%,这两地居住支出绝对值也位居前两名。


这其中,北京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6元,同比增长7.0%。在八项消费构成中,人均居住支出7820元,同比增长23.5%;人均居住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高达36.9%。这两项数据在统计的11个城市中都是遥遥领先。


北京之后,深圳去年半年的人均居住支出为5890元,预计今年上半年超过了6000元大关,居住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也达到了30.7%。


北京和深圳之后,其他城市的这一比例均位于20%到26%之间。其中,同处江南的苏杭这一比例都达到了26%。


广州、成都饮食消费多


作为一线城市,广州居住支出不仅远不及北京、深圳,也低于长三角的杭州和苏州。数据显示,上半年,广州人均居住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5%,低于北京深圳,也比苏杭低了2.5个百分点。


不过,在居住支出占比较低的同时,广州在食品烟酒类的消费却在11个城市中遥遥领先,达到了6724元,比北京高出了2600多元。食品烟酒类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高达32.1%,在11个城市中位列第三。


与广州类似,成都的这一系数达到了32.8%,在11个城市中最高,佛山和青岛也分别达到了32.5%和31.5%。


彭澎说,吃在广州,广州对美食消费意愿强烈,宵夜可以吃到很晚,所以吃喝花销就比较大。这里面的一大原因是,广州的房价相对没其他一线城市那么高,就可以在居住以外的其他方面多些花销,可能生活品质还更好。


数据显示,除了饮食烟酒类支出,上半年广州在教育文化娱乐类的人均支出达到了2426元,位居11个城市的首位。在生活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也位居这11个城市首位。


也就是说,居住价格高,容易对其他消费产生挤压效应。例如,在房价高企的二线城市厦门。上半年,厦门与消费相关的批发、零售等指标的增幅,在福建全省九地市中均排名靠后。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厦门的收入水平与一线城市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房价却直追一线城市,住户贷款余额远超住户存款余额,是全国居民杠杆率最高的城市之一,这样的高杠杆率也透支了未来,使很多年轻人不得不节衣缩食,消费能力也受到较大影响。


贵州省统计局日前一份调研报告指出,房价快速上涨增加居民刚性支出压力,对汽车消费形成挤压效应。


报告分析,近年来,全省各地房价快速上涨,作为普通家庭最大一笔刚性支出,迅速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压力,购房者的按揭成本增加,租房者的租金支出增长,对家庭其他消费支出形成挤压效应。


表2:45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比较:


编者注:本文作者林小昭,选自第一财经网站。


延伸阅读:

广州能否成为中国第四大金融中心?

上海“喜提”腾讯,说明了什么?

杭州为什么是中国最有故事的城市?

上海没有错失阿里巴巴,一切刚刚好

广州+上海,中国“双贸易中心”格局凸显?

杭州不一样:二线收割一线的经典样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