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能否成为中国第四大金融中心?

chenchen 城市战争 2018-10-15



为抢滩金融中心争夺战,广州放了一个大招。


近日,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发布《关于广州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瞄准金融机构与金融人才,准备大举“撒钱”:


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各类金融机构,按注册资本规模最高给予一次性2500万元奖励;


对在境内外证券市场新上市的广州地区企业,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对金融机构因业务发展需要,在广州国际金融城通过公开出让方式以市场价格购地建设自用办公用房的,按照自用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给予1000元的奖励;


每年评定广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对金融领军人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金融高级专业人才,分别给予10万到100万元的补贴等等。




有分析认为,广州此举,志在夺取或者夯实中国金融中心第四城的宝座。


01

纽伦港居全球第一梯队


放眼全球,全球金融中心的格局与全球经济地理的格局是高度匹配的,哪里的经济实力强,哪里的金融中心就强,或者说,几流的经济体造就了几流的金融中心。


纽约、伦敦、香港被称为金融中心的第一梯队,其中纽约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金融中心,其在金融界的地位自不必说,伦敦可以视为整个欧洲的金融中心,香港则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超级联系人。三座城市所在的时区,正好把全球平均分成3份,保证金融市场的24小时交易。


02

京沪深居内地第一梯队


在中国内地,北京、上海、深圳是无可撼动的第一梯队,三者也分别代表了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三大顶级经济圈。


其中,上海凭借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石油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钻石交易所、航运交易所等全国性交易平台,以及大量的中资与外资金融机构聚集,成为中国排名第一的金融中心。北京凭借一行三会等金融管理机构,以及众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总部,成为与上海难分伯仲的第二大金融中心。深圳则凭借深交所、文交所,以及招商银行、平安集团等众多金融机构,成为中国排行第三的金融中心。



03

国内金融中心第二梯队:群龙暂无首


以上是中国与全球金融金融中心的顶层格局,基本上没有争议,有争议的是国内金融中心的第二梯队。目前,国内除北上深之外的二线城市,在金融业的规模与影响力上,还没有明显的差距。


最直观的,如金融业增加值,广州虽然高居前列,但与天津、重庆相比,优势不算很大,有时候还被天津超过。天津凭借滨海新区这个发展平台,在融资租赁等特色金融领域,锐气十足,发展迅猛,广州不敢掠美。


另一座直辖市,重庆的金融业也不可小觑,其确金融机构门类、牌照被认为在二线城市中最为齐全,且体量显著。此外,外资银行数量比例较高,还获得了全国性的保险资产和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除了各类交易要素市场的建立,重庆的结算、小贷在全国都非常靠前。


其他,诸如成都、武汉、济南、青岛、大连、郑州在一定程度上也都扮演着区域金融中心的角色,其中大连与郑州还设有大宗商品交易所,让广州、天津、重庆都要羡慕三分。


但总而言之,京沪深之外,包括广州在内的省会城市、特大城市,这些年都纷纷结合各自的区位优势,力图在我国金融格局中博得一席之地——谁会成为金融中心第二梯队的执牛耳者?还未可知也。


04

广州有望成为中国第四大金融中心


历数广州最近十多年的各版城市总体规划,几乎看不到有关“金融中心”的提法,说明广州在喊口号方面很低调,但这并不代表广州在金融领域缺乏进取之心。实际上,广州一直有着一个“金融中心梦”。


在近现代中国金融史上,广州曾熠熠生辉,有着先驱者的地位。比如,中国第一家外资商业银行和第一家外资保险机构的诞生地都是广州。


史料记载,因为毗邻港澳,具有直通东南亚和欧美的便利,广州是近现代中国许多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发端地。


清嘉庆十年(1805年),在广州成立的谏当保安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保险公司;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金融机构——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在广州设立分理处,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银行机构;光绪十五年(1889年),广州铸造的光绪通宝是中国最早铸造的机器铜钱。


光绪十六年(1890年),广州铸造的七二正版龙洋是中国最早铸造并流通的机器银元;民国十三年(1924年)8月15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民国中央银行在广州成立……(据上海证券报)


目前,广州在金融领域的多项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广州在直接融资比重、保费收入增速、新三板挂牌增长率更是突破性地拿下了3个全国第一。截至目前,广州的本外币存款余额接近5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3万亿元,稳居全国大城市第四位,保费收入突破1000亿元,在全国大城市中排名第三位。


在金融平台体系建设方面,广州建成了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金融资产交易、商品清算、航运交易等五大区域金融交易平台。2017年3月,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落户广州,自此广州正式告别了没有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的历史,也标志着“两所”(沪、深交易所)、“两系统”(全国股转系统、中证报价系统),在“京沪广深”形成“四足鼎立”局面。


2017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广东将以广州花都为核心,建设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2017年,全球最权威的金融中心排名机构英国智库Z/Yen集团,联合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了第2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首次将广州从“候补金融中心”升级为“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37位。2018年,第23期GFCI报告发布,广州的排名上升到第28位,高于汉堡、慕尼黑、曼谷、吉隆坡,在国内的排名仅次于香港、上海、北京、深圳,高于台北、青岛。


总体来说,广州在金融领域的地位,与其城市的综合地位仍然不相匹配,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应该说,广州打造中国金融中心第四城的优势是很多的:


一方面,广州自己沉淀的金融机构、资金总量与金融人才是足够的,这方面的优势,大部分二线城市都不具备。另一方面,广州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省会,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泛珠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其依托的经济腹地是足够的。第三,金融业对营商环境非常敏感,而广州的营商环境在全国一流,这是广州非常好的一个优势。


短板当然是有,那就是是始终缺乏全国性的交易平台,政策性的支持不够。这决定了广州暂时还没有条件成为纽伦港、京沪深这样的顶级金融中心,但成为一个一流的区域金融中心、一流的特色金融中心,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至于打造中国金融第四城,相信这只不过是保底的要求。


编者注:本文参考了上海证券报、南方日报、南方+、南方都市报、公众号“杠杠游戏”等。


延伸阅读:

为什么一到周末,广州地铁客流量就超北上?

南沙前海横琴再升级,广深珠“母以子贵”

一个“人口9千万、GDP10万亿”的超级城市来了

文科生去北京,理科生去上海,工科生来广东

广东为什么盛产大城市?

人口增量:广东无敌,浙江很强,安徽亮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