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复杂形势下谋求发展?避免掉入五大心理陷阱

法嘉LAWPLUS
2024-09-05


后疫情时代

面对更复杂的发展形势

如何避免掉坑

锁定明晚7点半“欣如家”直播间

听听专业导师的说法


文章来源公众号“领教工坊”

正文字数丨3332 字  

预计阅读丨5 分钟  



几千年来,人类进化使其本能不断增强,人类也因此得以繁衍生息。但今天,这些本能反而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中的绊脚石。


在危机四伏但又简单的过去,人类依靠心理捷径和本能得以生存;但在错综复杂且日新月异的今天,心理捷径和本能已经不再适用,甚至成为了影响人类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的心理陷阱。


想象年轻时候的自己和一个伙伴生活在一万年前的原始丛林,你隐约听到猛兽逼近的声音,于是拔腿就跑;而你的伙伴却不知所措,她好奇声音的来源,停下脚步思考。最终,你活了下来,她却入了猛虎之口。


一直以来,这种本能和心理捷径对人类帮助极大,并且随着人类的进化也变得越来越强。幸存的你得以繁衍生息,而“善于思考”的伙伴却就此消失。本能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几千年来人们的生活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方式、经验和教训足以帮助我们做出常规决策。


今天,心理捷径仍然能够帮助人们快速处理信息,并适当应对大部分的日常决策,但在面对重大事件时心理捷径却行不通。


随着工作和生活变得日益错综复杂和不可预测,本能、直觉和心理捷径的作用也越来越小,甚至会带来误导和反作用。显然,人类缓慢的进化速度已经跟不上21世纪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和日益复杂。


旧钥匙终究打不开新锁。



本能和心理捷径甚至会使我们与正确背道而驰。遇到事情时,多数人不会停下来思考,寻找新的方法或调整方式,而是继续像往常一样,认为只要更努力更投入,就能取得突破。


曾经黑白分明的世界,如今已成为灰色,需要花功夫才能辨识。在内心深处,人们本能地倾向于过去的那种简明直接,因此不愿接受现实。


人人都喜欢简单的故事,脉络清晰、情节直白,即便有看不懂的地方,也能自行脑补。我们以为世界如我们看到的一般,但实际上这仅仅是你自己的个人视角。进化论并不青睐特立独行的人,因此人们多多少少会本能地追求折中,纵是心存疑虑也会遵从多数人的意见。


每个人,无论作为家长、朋友还是领导,都害怕失去掌控,尤其是在为个人形象进行巨大付出之后,人们会把个人形象看得重于生命。当我们用旧的观念和偏见来应对新的复杂局面时,很容易陷入这五种心理陷阱中:


 避免掉入简单故事的陷阱


人们喜欢讲故事,但多数故事都由开头、陈述和结尾组成,情节和模式大同小异,会将细节化的、复杂的事实简单化。


人们喜欢的故事,应该有简洁的主线,情节的解释,以及清晰的因果联系。这一点也适用于一切生活中的新事物。当坏事发生后,有意或无意地,我们脑中便会形成一个构架,帮助我们进行理解和分类。如果信息不足,就通过内在逻辑联系起来;如果情况琐碎复杂,就进行简化处理。


假如你是一名记者,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后,你与两名同行一同出席关于灾后核电站情况的新闻发布会。日本的三座核电站中,一座被摧毁并导致核泄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隐患,另外两座核电站没有损坏。


站在不同角度听发布会的记者会写出不同的报道。有的报道会讲述领导者力挽狂澜,带领下属及时遏制了两座核电站毁坏的灾难,是值得称赞的英雄;有的报道则会指出领导者准备和管理不力,导致一座核电站的损毁;还有的报道会赞扬这次幸免于难并提倡改善安全应对措施。


三篇报道,三种完全不同的解读,可能同时登报。可见,简化故事的同时,真相也被掩盖。如果一篇文章能同时讨论危机中的领导表现、灾难规划以及安全措施改进方法,效果就会有所不同。诚然,这种陈述会使故事复杂化,有悖于人们渴望短小精悍故事的初衷。


再比如,你是一个团队的管理者。


在上周的一次例会中,你因为项目截止日期将至而对团队成员大发雷霆。本周,你发现几名员工的态度行为发生了微妙变化:甲邀请你参加一个会议,却又突然取消了会议;乙和你的上司约了面谈;丙似乎有意避免与你对视。


当你问大家周四下班后谁想去喝杯啤酒时,大家面面相觑,却无人应答。到周五早上,你几乎可以肯定自己和团队之间出了问题,你开始想象一个有关动乱的故事。


你一整天都瞪大眼睛仔细观察,更加确定自己的怀疑。周五晚上,你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你在脑海中整合了白天观察到的细节与自己想象的故事:一向心怀野心的人在和领导约谈,向来难以取悦的人不愿和自己对视。你觉得他们在暗地里使坏,于是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和前途,因而变得更加暴躁不安。



你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团队一向以参与积极性高和人员流失率低著称,对其他可能的原因视而不见。周一上班,你碰到了有野心的同事,他问你周末过得怎么样,并无意间谈到自己那天下午和领导讨论了管理层活动的内容。于是你突然意识到该同事是管理层活动策划小组的成员,他和领导谈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经过打听,你又得知不愿与自己对视的同事上周失去了爱宠,情绪十分低落。后来你又了解到,周四晚上大家不愿去喝啤酒是因为他们要加班赶进度。


以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跌入心理陷阱的人只看得到那些与自己臆想的故事一致的细节。在短短几分钟里,你把每个人都代入到自己数月甚至数年前设定的故事情节当中。如果你坚信自己的怀疑,那么你可能会让别人对你彻底失去信任。


想要避免跌入简单故事的陷阱,首先要提出质疑,想出至少两种其他的可能性。尝试站在他人视角思考,尽可能地搁置偏见。在做出重大决定时,更要有意识地远离简单故事。



感觉没问题不代表真的没问题


人们根据自己的直觉形成观点。在观点受到质疑时,人们会思考各种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因此,多数人是感性地做出决定,然后理性地寻找支撑。于是,这个观点就成为了你的真理,让你不遗余力地去捍卫,你自此拒绝任何与自己观点不符的信息。


你坚持自己是对的,于是陷入了心理陷阱,不愿接受任何其他的信息和数据,丧失了做出更优选择的机会。


想要避免“正确”陷阱,就得转变思考方式,从“我知道这一点”到“我相信这一点”,这会让你看到其他可能性。接着,要思考自己有没有可能哪里想得不对,这就使你能够思考其他可能性,甚至能听进他家之言。只有坦然接受犯错的可能,才能克服“正确陷阱”。



不能为了同意而同意


没人喜欢被拒绝,来自群体否定或排挤给人带来的痛苦与受伤造成的疼痛是一样的。因此,反对公众共识需要很大的勇气。


人类追求公平和妥协,是因为公平和妥协有助于达成契约、巩固联系、增强归属。契约和联系一度是人类生存的法宝,也是多数人的重要精神食粮。在复杂情形中,妥协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如果没人愿意妥协,人们就会产生分化,形成对立。分化出现后,冲突矛盾就不再显现。


克服“同意陷阱”,就要把矛盾、冲突当作改善与自己观点相左者的机会。重要的是消除争议,而不是压制对方,聆听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而不是更好地反驳。


不要对一个无效的“四不像”方案妥协,要避免产生分化,为达成一致而不断尝试。建议在小范围内对两种观点进行试验,看一看效果。对于很多复杂的情况和决策来说,并不存在标准的解决方案。要从多角度多方位综合考虑。



越想掌控,越容易失去影响力


人们对掌控的需求会驱使他们反其道而行之。越想要掌控的,往往最终越难被掌控,比如子女对生活的选择。不要觉得失去了掌控感就等于失去了幸福感。承认自己无法真正掌控,反而是一种解脱。


摆脱掌控陷阱的关键在于想清楚你能掌控什么,你能影响什么。


例如,为了培养员工的协作精神,谷歌公司提供免费午餐,为员工提供一个社交的场合。对于不喜欢的事物,我们不应该强行改变,而是应该找出其内在原因和动力,并试图施加影响。如此一来,我们甚至有机会发现意料之外的解决方案。



知道自我的存在,

自我会使你原地踏步,得不到成长


每个人都想展现自己的最佳形象,为了提升形象,我们会把自己的弱点、不安和软肋隐藏起来。人们在为此付出的过程中,久而久之就被蒙蔽了双眼,拒绝接受那些虽然有伤自尊但却有利于提升进步的信息和事实。我们把大量的宝贵时间浪费在维护自尊上,到头来却仍是在原地踏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标准。这种积极的进化同样会使人坠入另一个陷阱,你会竭力捍卫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拒绝一切的改变和更新。


想要避免掉入自我陷阱,就要意识到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需要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变成什么样;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信仰。这种自我质疑的目的不是找茬,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目的,用以取代心理陷阱。要遵从自己的身体,视其为强大的第二思维。记录身体在紧张、压力、放松、痛苦等情形下的感受差异。


要关注自己的情绪。要想有效管理情绪,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感受变化及其对个人决策和行为的影响。无论待人还是待己都更有同情心,放下包袱,与他人进行内心的对话。


我们无法完全摆脱心理陷阱,因为它已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基因中。但深入地理解它,了解自己和他人,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避免心理陷阱。


作者:詹妮弗·加维·伯吉,世界五百强企业总裁教练、企业顾问、作家及演说家。



近期热点活动

【招生简章】法嘉·卓越法务与合规精英班-2022年6月班招生简章

企业VIP法商内训定制服务

资质认证|CISP-PIP注册个人信息保护专员认证培训

资质认证|IAPP隐私保护人员认证培训

近期热点文章

领导者的使命:创造共同的愿景,而非推销自己的世界观

总法嘉谈|禁足令下之思想远足——一位魔都法总的封闭期随想

【课程连载】“以案释法”系列第二讲:直播电商合规路径分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法嘉LAWPLU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