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刀子嘴,毁了整个家”

感恩关注👉 心时代国学 2022-03-16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心时代国学”,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日5点收到文章。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正文共:2838字 27图
预估阅读时间:8 分钟


“我真没用”。

“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就没见过你这样笨的!”“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这些话听起来会不会很耳熟?

就算没有亲身经历,你可能也在别的场合听说过一些父母,对孩子说出这些贬损的话。
 我们以为打孩子才会伤害孩子,却不知道语言上的伤害,同样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要命的是,这种言语上的伤害,在我们的日常教养中,大量存在,且日久经年地重复发生着。


创伤心理学的研究显示:
言语上的虐待无异于灵魂的谋杀。

不断地批评、辱骂、轻视、不合理的期待等等,会像身体伤害和性伤害一样,给人带去创伤和羞耻感。

这种情感上的无形伤害,甚至远比其他形式的伤害更为持久、深远。

国内有个教育短片,名为《语言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少年犯张强说:”在我12岁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我妈每天骂我,说我没用,说我是废物。从来就没夸过我。记得她骂的最多的就是猪脑子,猪脑子,猪脑子。“
他说起这些,忍不住地抹眼泪。
小小年纪遭受这些的张强,何其憎恨自己的母亲,但他最憎恨的,是母亲带给自己的那种愤怒和羞耻。
后来他又从憎恨母亲变为憎恨这个社会,但是因为无法报复母亲,便把对象瞄准了比自己弱的人,抽刀捅向更弱者。
张强企图通过虚张声势找回自己的力量感和主宰感,但他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只会让自己的生命在泥潭之中陷得原来越深,直至无法补救。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所以,如果你无所不知的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

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你就是蠢的,如果你父亲说“你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
侮辱性的指责会向孩子们传递非常糟糕的自我评价信息,并对他们未来的幸福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受过言语凌辱的孩子会深深陷入一种被作者称为“3P”的困扰中无法解脱,即: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拖延(Procrastination)以及心理瘫痪(Paralysis)。
追求完美的父母的成年子女,通常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要么为了赢得父母的爱和赞许不断地苛责自己;
要么极力反抗,甚至到了对成功心怀恐惧的程度。

不论取得多好的成绩,他们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因为他们深信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
哪怕出了一丁点的差错,他们也会因为联想到父母的言语凌辱,惊恐万分。




羞辱性的言语给孩子带去了什么?
童年时期受过言语虐待的人,大约30%会转而羞辱自己的孩子。
弗洛伊德将这个现象称之为“强迫性重复”,然而可悲之处在于,这种重复毫无意义,只会加重伤害。
那么,苛刻甚至羞辱性的言语究竟给孩子带去了什么? 首先是被羞辱感,这是个正常的反应,所有人在受到言语羞辱时,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如果是在他人尤其是同龄人面前被责骂,羞辱感会更加强烈;
其次是不安全感,孩子是畏惧被责骂的,但假如他想要阻止责骂带来的伤害时,就会发现自己对此无能为力。
这会让孩子挫败、无助、不安,从而产生不安全感;


然后是愤怒感,愤怒可以用来保护自己,也可以防止“我不好”这件事进一步曝光,于是孩子变得日渐疏离,与人群格格不入。


最后是低人一等感,这种感觉比起前几种听上去要更可怕一些。
假如前几种尚可算是在人自然的生理反应之中,那么低人一等的感觉,则会影响孩子日后塑造自己的独立人格。
孩子是缺乏判断力的,糟糕的评价听多了,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很差,笨,难看,脏,堕落……
他们不仅因为陷入这样的认知中痛苦到无法自拔,还会责怪自己不够好。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遭遇过这样的伤害,哪怕过去了很多年,哪怕早已远离父母身边,但事实就是,这种伤害始终如影随形。





比打孩子更可怕的,是父母不好好说话。

小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一些父母就会说:你再……我就不要你了。你如果不……我就不……。

这样的句式真的不要再用了。

当你以威胁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孩子会当真,他们会出于担心立马变乖,父母便会觉得此法甚好,一用再用,殊不知这是以耗损孩子的安全感为代价的。

若孩子去做一件事不是源于自己的决定,而是出自惧怕,那他们长大后也会经常地做出类似的让步,承受类似的焦虑,无法从人际交往中获得哪怕片刻的轻松。
 
此外,还有些父母的凌辱性言辞出自于自己的心结,或者只是自己处境糟糕所以忍不住拿孩子撒火,孩子无辜被牵连,成为出气筒。

比如:“你真是累赘!”“我真后悔生了你!”“你跟你爸/妈一个德性!”“看看别人家孩子怎么那么让人省心?”

这些语言会让孩子轻易堕入自卑的深渊。他们会觉得自己没用,不被接受,甚至低人一等,从而厌恶自己。

这样的孩子长大,哪怕遇到了好的机会也很难真正抓住,因为他们早早地就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么一件事:

我是不好的。我不配。

所以,情绪化的父母请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开口。


哪怕忍不住说了气话,也请转过弯后尽早向孩子道歉,告诉孩子:我刚才那么说,不是针对你,而是我自己的问题。

心理研究发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也难满足父母的期望时,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只能痛苦地审视自己。

这类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无法接受不够好的孩子,往往源自他们无法接受不够好的自己。

对此我们的建议是:尽量放低期待,善待孩子,也善待自己。

可以给孩子制定目标,指引方向,但要以孩子“踮起脚、够得着”为准。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那么,请别让你的爱,成为刺向孩子心口的那把刀。

说过的刻薄话虽不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伤口,却能轻易毁掉他的一辈子。

 
【结语】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言语虐待型父母,和身体上的暴力行为不同,这种行为带来的创伤是很难被察觉。

甚至也因为只需要动动嘴,比身体暴力施行起来更加简单,然而,言语虐待给子女带来的创伤,同样是难以磨灭的。

如果让我在挨打和挨骂之间做出选择,我一定会选择挨打。

因为挨打之后,伤痕都是看的见得,至少还能得到人们的同情,可责骂把人逼疯,却看不到任何伤痕,没有人会在意。

所以,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请留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做一个口不择言的父母,也不要让爱,成为刺向孩子心口的那把刀。

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请联系641256827@qq.com,我们一定及时更正!感恩您的阅读,如果喜欢本文请“点赞”和“在看”,您的支持是我们更新最大的动力。



END · 关注我们


 
弘扬中华文化,传递正能量!

感恩转发,自利利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