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相 | 束腹带能瘦身?小心是智商税!康复治疗师教你产后恢复小蛮腰→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当可爱的宝宝诞生

宝妈会感到无限的幸福

但同时也会有特殊的烦恼


不少妈妈发现

产后自己的肚子还是松松垮垮

身材臃肿影响美观



为了恢复昔日的“小蛮腰”

宝妈们想尽办法


近年来

有一款“神器”

宣称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

就能帮助宝妈恢复身材

铺天盖地的宣传让不少妈妈心动不已

那就是—— 产后束腹带 

束腹带真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吗?


康复医学科医生提醒

产后长时间佩戴束腹带有风险

小心“帮手”变“黑手”


医学指导

刘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

林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康复医学科产后康复治疗师


束腹带适合哪些妈妈使用?


刚生完宝宝的孕妇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因此需要经常翻身活动来预防血栓形成,促进产后康复。


但对于刚经历完剖宫产的妈妈来说,翻身运动会让伤口被反复牵拉,引起疼痛甚至伤口崩裂、出血。


这时,束腹带就能发挥作用了。


广医三院康复医学科产后康复治疗师林君建议,剖宫产术后1-2周内的产妇可以常规使用束腹带。其优点有:


  • 保护伤口,有效压迫伤口防止伤口渗血,防止母乳喂养时碰触伤口与起床活动时避免外力的伤害;

  • 可收拢松弛的腹壁、增大的腹腔,防止腹压的突然下降而导致的盆腔充血与产后出血量;

  • 消除伤口裂开风险的顾虑,有利于血液循环、伤口愈合、建立母子亲情与开展母乳喂养。


束腹带如何使用?


市面上的束腹带五花八门,一般建议依据孕妈的腹围,选择材质舒服贴身、具有抑菌和吸汗功能的束腹带。


在使用时,捆绑的范围上至乳房以下、下至骨盆包含耻骨联合在内,这样保证压力均匀分布于腹部周围,避免压力过度集中下腹部,从而增加对盆腔脏器的压迫和引发尿频漏尿症状。


佩戴时先将束腹带摊开置于身体后方,前面是下腹部伤口处,于左右两边均匀将束腹带向中线拉拢,重叠并粘好。



佩戴注意事项











① 绑扎束腹带需松紧适宜,可以插进一个手指,不可影响正常进食、呼吸和血液循环,应舒适、可承受为度。

② 绑扎束腹带1~2h 时松解束腹带10min。

③ 每天使用束腹带 12h,防止皮肤潮红导致压疮。


佩戴束腹带的风险


诱发妇科疾病


很多妈妈求美心切,追求紧致感和塑形,越勒越紧,加上长时间佩戴,这就使得腹腔内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长此以往,盆腔内血流不畅,不仅身材没能恢复,还会诱发妇科疾病。


不利于盆底恢复


分娩“卸货”后,腹部空间宽敞很多,内脏还没来得及舒展舒展,一根束腹带又把它们挤压在一起。在重压之下,内脏只能往压力更小的地方移动,腹部上方受限于肋骨,只能往阴道出口处移动,增加了“门卫”—盆底肌功能障碍的风险。


不利于核心肌肉力量的恢复


腹直肌分离是指随着孕期腹部不断增大,腹直肌沿腹白线向两侧分离,间距>2横指,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广医三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刘震介绍,几乎所有女性在孕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若不予以治疗,长期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可使脊柱稳定性下降,进而导致腰背部疼痛,亦可使腹部膨隆而影响美观。



产后42天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高达60%左右,这类人群更加不适合佩戴束腹带。腹直肌分离患者可能会有腹部膨隆、腰痛、腹部疼痛等表现,伴随腹部核心肌无力。若长时间佩戴束腹带会进一步弱化腹部和腰背部肌群的收缩。


产后瘦身良药——腹部核心训练!


虽然佩戴束腹带可以暂时让大肚子回纳、美观,但是松开后肌肉变得更加松弛无力。所以想要瘦身变美还是得靠自己,科学的运动才是良方。另外,若伴随腹直肌分离和骨盆前倾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学指导。


针对产后腹围增大、

伴或不伴轻度腹直肌分离的宝妈

广医三院康复医学科

产后康复治疗师林君

带来一份腹部核心训练计划

大家可以根据下方示例图片

或扫码观看视频跟练

👇👇👇


1

腹式呼吸


2

静态“死虫式”


3

“死虫式”斜向对抗


4

仰卧位交替伸展


5

跪位抬膝


6

四点跪位交替伸展


注意

① 可依次增加训练难度,10个/组,共6组,3次/周。

② 在进行训练时保持腰背部脊柱平行或紧贴地面,每个动作均配合腹式呼吸训练进行,吸气时腹部往两侧膨胀打开,呼气时配合腹部和盆底肌收缩,训练强度以自觉稍感吃力为宜。

③ 在居家锻炼过程中出现不适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


本期封面:


来源:广医三院通讯员:白恬、张迅恺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更多健康科普内容

敬请关注“广州卫健委”视频号



往期回顾



注意 | 被淹的饮料不能喝!暴雨洪水后还需注意哪些事?
揭秘 | 经常运动和不运动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揭秘 | 喝茶能“刮油”,还能降低心血管风险?这几种茶最好别喝→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记得“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