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决战萨尔浒(下):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什么败得这么惨?

史家余焉 史家余焉
2024-09-16

四路大军,两路败没,接下来努尔哈赤要面对的就是他最强劲的对手——东路军刘綎。
刘綎,字省吾,江西南昌人。刘綎出生将门,父亲刘显是抗倭名将,多次和戚继光、余大猷等大破倭寇,显赫一时。
受其父影响,刘綎一心要当个将军,每天舞刀弄棒,学习兵略,进步十分明显,手持一柄120斤重的镔铁刀,依然轮转如飞,人送外号“刘大刀”。
刘綎在当时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刘大刀的威名震海内。以至于叛匪一听刘大刀到了,往往不战而溃。
正是因为刘綎太猛了,在诸将中最为骁勇,所以每有战必征召。抗击缅甸、远征朝鲜、平定杨应龙叛乱,万历三大征中刘綎参加了两征,立功无数。 
但是刘綎这个人猛归猛,和杜松一样,一身的臭毛病,放到现在简直是从外坏到里的大坏蛋。刘綎这个人十分贪财,不仅给上级送礼,而且要求下级给自己送礼。
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后,朝廷为了笼络诸将,拟提拔刘綎为四川总兵,让他带兵去平定叛乱。
但刘綎不满意,认为以自己的才能当个总兵实在是太屈才了。于是挖空心思向上级行贿,希望朝廷能破格提拔。
朝廷是有原则的,办事是有规矩的,于是任命刘綎为四川副总兵,降了半级。出征之时,刘綎又跟朝廷讨价还价,拉扯了好一阵才上任。
除此之外,刘綎极其好色,有20多个小老婆。每次出行时,这20多个小老婆都是身着戎装、脚蹬皮靴、胯下白马走在最前面,中间是4个壮汉全副武装跟在小老婆后面,之后才是刘綎。
就这么个玩意儿,狂妄不羁,性情骄恣,行贿索贿,贪图享乐,所以数次被罢黜,但是又一再被起用,一再被征召。
为什么?
因为刘綎虽然是个坏人,但他会打仗。也就是说,刘綎是个有用的坏人。他可以帮朝廷解决问题,犯的那些错误当然可以不再追究。
刘綎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必须要有一样傍身的技能,可以解决某类问题,于人而言有价值,很重要,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可以说刘綎的前60年基本上是立于不败之地,虽然多次违纪违法被罢官,但朝廷离不开他,总是关键时刻起用他。
就像这一次,努尔哈赤反明,朝廷睁大眼睛四处瞅统兵大将,也找不到其他人,最后只好把目光锁定在刘綎身上了。
刘綎今年都61岁了,按理要退休了。但是一听到朝廷征调,二话不说、兴冲冲地赶往辽东。又是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只是他没想到,这里将是他的终点。
当刘綎赶到辽东,发现辽东经略是杨镐时,刘綎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这下完了。
原来早在二十年前的抗倭援朝战争中,杨镐就与刘綎结下了梁子。前面我们介绍了,杨镐在朝鲜战场兵败如山倒,致使明朝在朝鲜的优势局面完全丧失。但刘綎入朝后,打退日军,战功卓著,刘綎的优秀凸显了杨镐的无能。因此被心胸狭窄的杨镐记恨。
果然,从刘綎到辽东的第一天起,杨镐就在为难他。先是刘綎奏请征调旧部被拒绝。我们都知道,刘綎一直在镇守西南边疆,云南、四川、贵州都留下了他战斗的足迹,所以他比较喜欢用西南土兵,于是向杨镐奏请调各土司兵马两万,刘綎说,(土兵)皆本官统驭旧人,矫捷善战。
但是,杨镐竟然拒绝了这个再合理不过的要求,只允其“征调汉土官兵共九千八百二十九名”。杨镐这是典型的公报私仇,以私废公。
然后杨镐召开高级领导干部会议,商议出兵日期,作为主将之一的刘綎居然没有受邀参加,刘綎非常不满,以气候不适、地形不熟、武备松弛为由劝谏杨镐暂缓出兵,被杨镐斥责,并被杨镐用尚方宝剑威胁。
最后在确定进军路线的时候,杨镐又给刘綎分配了一条道路既远、地形又险的路线。我们可以来想一想,杜松所部三万余人,且有辎重营,装备最好,李如柏二万余人,马林二万余人。但是,道路最远、地形最险的刘綎居然不过万人(虽然有朝鲜援军一万三千人,但可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刘綎以最弱的兵力走最危险的路线。不仅兵力最弱,而且装备最差,别说大炮火器了,连大刀长矛都缺东少西。就这样,怎么打?
我们有理由怀疑,杨镐在其中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宁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主帅无能,累死三军!
杨镐如此欺负刘綎,连朝鲜援军主将姜弘立都看不下去了。
一天,姜弘立见到刘綎,问各路兵马各有多少。
刘綎说,各路大军齐进,其他各路均数万人,东路只有俺自己亲丁数千人。
姜弘立又问,东路兵马甚孤,老爷何不请兵?
刘綎说,杨爷(杨镐)与俺自前不相好,必要致死。俺亦受国厚恩,以死自许。
刘綎又说,兵家胜筹,惟在得天时得地利顺人心而已。天气尚寒,不可谓得天时也。道路泥泞,不可谓得地利,而俺不得主柄,奈何!
刘綎言语之中透露着悲愤和无力,很多事情,全部坏于宵小之辈。刘綎已经意识到杨镐要借后金之手置自己于死地,但是又怎么样呢,自己是一名军人,世受国恩,当以死报国!
二月二十五日,刘綎率军出宽甸,时风雪大作,三军不得开眼,沿途后金军又砍伐大树,设置路障,明军疲惫不堪,行军速度缓慢,三天仅行进60余里。
行军途中与后金小股部队交战,连破四寨,击溃驻防士兵五百,斩首二百零一颗。
三月二日,经过七天的艰苦行军,刘綎所部深入后金国境三百余里,此时杜松部、马林部已被击溃,而刘綎浑然不知。
同样在三月二日,努尔哈赤接到东边和南边有两路明军向赫图阿拉杀来的奏报,主将分别是刘綎和李如柏。对于李如柏这个侄女婿(李如柏娶了舒尔哈齐之女),努尔哈赤还是比较了解的,因此,他直接放掉了李如柏,决定集中主要兵力攻打刘綎。
他命令代善率主力前去迎战刘綎,自己领四千兵马留守赫图阿拉,以防李如柏突袭。
代善等经实地勘察,发现刘綎军“节制严整,军行皆持鹿角,止即成阵”,不易攻袭,不会遇袭即溃。
所谓鹿角,相当于拒马,主要是为了防御后金骑兵的。代善知道,这场仗将是决定明金两国命运的关键之战,刘綎军已距赫图阿拉不足百里,如果让他突破自己这道防线,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代善不敢大意,他决定智取。阿布达里岗距赫图阿拉七十余里,这里群山高耸,层峦叠嶂,地形复杂,易于设伏。代善决定将战场选在这里,他现在需要的是将刘綎引诱至此。
于是,代善派一名间谍到刘綎处传递假情报,阿敏率军扮作明军引诱其前进。皇太极率右翼四旗埋伏在阿布达里山岗的从林里,代善自己率左翼四旗把住各个隘口,将刘綎军彻底包围在山岗之内。
当刘綎还在深山老林里艰难行军时,后金方面已经把各方面都安排妥当了。
不久,后金间谍带着缴获的杜松军令箭前来催促刘綎进军会战,刘綎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并不是他知道眼前的这名使者是后金间谍,他给出的理由十分滑稽可笑:
我们都是一军主将,他怎么能向我传令呢?简直岂有此理!
刘綎认为自己受到了杜松的侮辱。
后金间谍急出了一身冷汗,感觉这个刘綎怎么不按套路出牌,随口答道:
因为事情紧急,杜大帅才派我向您传令。
刘綎脑袋突然灵光了一下,说:
为什么没听见事先约定好的炮声?
后金间谍这下学聪明了,说:
这里地处闭塞,离赫图阿拉五十余里,三里传一炮,不如骑马来得快。
后金间谍赶紧飞奔回营,报告此事,代善急令传炮,听到炮声的刘綎误以为杜松要抢头功,于是下令“弃鹿角而行”,加快行军速度。
进入阿布达里山岗,刘綎看见了杜松军的旗帜,更加相信了杜松就在前面,可他不知道的是,这支明军是阿敏假扮的。
不明情由的刘綎再次急命火速行军。阿布达里山岗道路狭窄,不要说布阵打仗,甚至于马不能成列,兵不能成伍,刘綎督令兵马单列行进,一步步走进了代善精心设计的口袋阵中。

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1619)三月初五,一场悲壮的战斗在阿布达里山岗进行。
当刘綎率军进入山岗时,突然遭到皇太极右翼四旗兵自上而下的攻打,山岗内兵不能成列,刘綎无法布阵迎战,只能且战且退,却又遭遇代善左翼四旗兵的正面驰突。刘綎无法抵挡,只得撤退。
在撤退途中,遇见阿敏假扮的杜松军,刘綎误以为援军到达,刚想上去和兄弟部队握手拥抱,岂料假冒的杜松军突然发起攻击,刘綎毫无准备,猝不及防,明军兵马大乱。

刘綎知道,这将是自己最后的战斗,这里将是自己的坟墓。但刘綎无所畏惧,尽管已经61岁了,但抡起那把120斤的大铁刀依然“轮转如飞”,力战不降。

阵乱,綎中流矢,伤左臂,又战,复伤右臂,綎犹鏖战不已。(队伍乱了,刘綎左臂中了一箭,继续作战,后来右臂又受伤了,刘綎依然战斗不止。)

自巳至酉,内外断绝,綎面中一刀,截去半颊,犹左冲右突,手歼数十人而死。(刘綎从上午一直战斗到晚上,身陷重围无援兵,面中一刀,被砍掉一半,依然左冲右突,亲手杀掉数十名金兵,最后倒在血泊之中。)

誓死不降是刘綎最后的心声!

战死沙场是刘綎最后的归宿!

以死报国是刘綎坚守的诺言!

他用生命践行了“受国厚恩,以死自许”的铿锵誓言!

此时我们不应该忘了为了帮助明朝的抗金战争,不远万里来到辽东的朝鲜援军。
此时,朝鲜援军正在不远处的富察甸扎营,在得到刘綎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朝鲜援军主将姜弘立完全贯彻了朝鲜国王“观势向背”的方针,象征性地放几枪就投降了。明监军乔一琦誓死不降,走投无路,跳崖而死。

刘綎死了,东路军全军覆没,现在就只剩下李如柏的南路军了。

李如柏,李成梁第二子,李如松之弟。李如柏早年跟随其兄李如松参加抗倭援朝战争,作战勇猛,在头盔中弹的情况下亦不退缩,在平壤之战中立下战功。
这次参加萨尔浒之战,不知是年纪大了怕死还是因为是努尔哈赤的侄女婿,南路军出师最晚,行军最慢,三月初一才由清河堡出鸦鹘关,这一天杜松已经和后金交上火了。

在得知西路军杜松、北路军马林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李如柏大惊失色。三月四日,副将贺世贤向李如柏谏言应立刻向东路军刘綎靠拢,以救援刘綎。

李如柏胆小如鼠,没有采纳,致使刘綎军全军覆没。

三月初六,杨镐得知此战已无胜算,急令李如柏回师。李如柏接令后,如溺水之人抓到救命稻草,急忙逃命。逃命途中被二十个巡逻的后金士兵看见,这二十个人登山摇旗呐喊,作大军伏击状,李如柏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进攻,仓皇奔逃,被斩首四十,自相践踏死者数千人。

李如柏安全退师之后,遭御史弹劾,羞愧难当,自杀谢罪

萨尔浒大战是明金之间的第一次决战。此战,明朝倾全国之力,前后调兵遣将近十万,历经一年准备,却仅三天四夜的时间,就三路丧师,损兵折将,颜面扫地。
明朝方面阵亡士兵4万余人,阵亡各级将领300余名,丢失马骡驼2.86万匹,损失各类枪炮火器2万余件。而后金方面,仅损失兵丁5000余名,明金双方战损比为9:1。

至少从纸面实力上来讲,明军是不逊于后金军的,然而明军何以败得如此惨?

萨尔浒之战结束后,大量的明朝官员都曾上疏分析过战败的原因。不过这些奏章在分析原因时大都避重就轻,将萨尔浒之败的最主要责任归咎到杜松身上。

按照这些官员的说法,明军之所以会遭遇惨败,主要就是因为身为西路军主帅的杜松“有勇无谋”“刚愎自用”“贪功冒进”“抛弃火器”“背水而战”。

从萨尔浒之战的过程来看,杜松率领的西路军前进的速度的确过快,而且在作战中将部队分成了三个部分,各部分之间又都隔着河流,确实在客观上导致了这一路明军快速覆灭,对整体战局也造成了较大影响。

不过杜松纵然有责任,但如果就此把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显然有替人背锅的嫌疑。因为贪功冒进并非杜松一人,整个大明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速战速决的情绪。

我们前面讲,当时辽东大雪封山,天寒地冻,诸将皆请求缓进。然而杨镐以尚方剑威胁将领尽快出战。
杨镐之所以如此,是朝廷给的压力。当时,内阁首辅方从哲以及兵部尚书黄嘉善等连发命令,要求杨镐尽快出兵。
如此层层压力之下,杜松除了奉命快速进攻之外,并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就不应该受到过多的责难。

因此,把杜松看做萨尔浒战败的罪魁祸首是不合理的。最应该为此承担责任的人应该是万历帝和主帅杨镐。

万历皇帝当朝四十七年,前十年由张居正辅政,朝政尚能井井有条。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万历帝本性暴露,居然创造了连续二十八年不上朝的记录。遇事不管、缺官不补成为万历朝的常态。

就拿这次萨尔浒之战明军指挥官来说,主帅杨镐71岁,东路军主将刘綎61岁,南路军主将李如柏66岁。

北路军主将马林的年龄没有具体的记录,但他是马芳的次子,马芳生于1518年,哪怕他四十岁生马林,萨尔浒之战时马林也已年过六十了。况且在那个普遍早婚早育的年代,马芳四十岁生马林的可能性不大,马林的年龄只能是六十岁往上。

西路军主帅杜松的年龄也没有确切记录。他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由宁夏守备升到了延绥参将(位列副总兵之下)。杜松不像马林和刘綎是军二代,要想升迁只能靠战功一步步积累,就算杜松任参将时30岁,到萨尔浒之战时也已55岁了。但杜松30岁任参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估计杜松的年龄也是六十来岁。

也就是说,一个70多岁的老头领着四个60多岁的老头在冰天雪地的辽东与后金决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万历怠政,缺官不补。由于长期不提拔培养年轻军官,导致武将断档找不到合适的壮年高级军官出战,这才导致萨尔浒之战不得不派这些土埋到脖子的老头出战。

反观后金方面,领兵作战的已经都是努尔哈赤的子侄了,像代善、皇太极、阿敏等,都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

当然,并不是说明军主帅年龄大是导致萨尔浒战败的原因。我只是想表达这么一个观点:万历的帝长期怠政深刻影响了这个国家,深入到它的肌理,导致国家治理体系停摆,指挥系统失灵,就像一个身患癌症的病人,死亡是必然的,任何措施都只能让它苟延残喘,无法改变结局

萨尔浒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万历帝,而直接责任则在杨镐。
就军事指挥的角度而言,杨镐确实无能。不过很多人一味指责“兵分四路,分进合击”的计划,也有失偏颇。事实上在古代,受制于后勤、行军速度等因素,分进合击的战例很多,比如成化三年(1467)就曾三路进剿建州女真并大获成功。

真正应该指责的是他的自大,无论是在开战之前还是在战争期间,杨镐都没有派人搜集后金情报,不仅对后金的军事实力和作战计划知之甚少,甚至没有充分考虑进军过程中地形上的困难。

而且杨镐身为主帅,没有亲临前线,更没有做好各路明军的联络协调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四路明军出发之后,就变成了瞎子和聋子,对友军和敌情皆处于茫然无知的状态。

相比之下,努尔哈赤却非常重视情报的作用,他派出大量的哨探密切关注敌情,对各路明军的动向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在这种情况下,四路明军所谓的“分进合击”自然难逃被各个击破的命运。

将帅失和也是明军萨尔浒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明军帅与将、将与将之间充满了勾心斗角、猜忌和怨恨。比如李如柏多次激杜松冒进;潘宗颜向杨镐建议更换马林;杨镐打压刘綎,导致刘綎心声怨恨,甚至说出“杨爷(杨镐)与俺自前不相好,必要致死”的话。

当然,明军战败不止以上三个原因,如果深入挖掘,我们还可以发现明军在装备、训练、战术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多问题。

首先在装备方面,明军虽然装备了大量火器,但射程近、威力小、稳定性差。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虽然动辄火器齐放、枪炮齐放,看似火力凶猛,其实对后金军的杀伤却十分有限。穿戴整齐的后金重装骑兵和步兵在冒着明军的枪林弹雨前进时,屡屡中弹,却毫发无伤。

明军不仅火器质量差,就连防护器具也是粗制滥造,不相统一。有的穿铁甲,有的穿棉甲,有的穿皮甲,有的穿藤甲,还有的穿纸甲。更糟糕的是,明军穿戴的盔甲往往只能覆盖头、前胸和后背,并不能保护身体的其他部位。在激战中,后金军只要在近距离用弓箭向明军无防护的面部和胁下射击,就能对明军造成重大杀伤(于五步之内,专射面胁,每发必毙)。

与装备质量相对应的,明军的训练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由于缺乏训练,很多人不会使用火器,有的装上火药不敢打,有的勉强装上药,但打靶的时候只有一两枪能中靶。不会用火器就算了,有些士兵连做基本的拉弓放箭都不会。低劣的训练水平,让明军在作战中总是手忙脚乱地开枪放炮,无法给予有效杀伤,在与后金军短兵相接之后更是容易一触即溃。

在战术上,明军也明显落后时代发展,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改进。萨尔浒之战的明军,基本上还在沿用50年前戚继光对抗蒙古骑兵的拒马阵。所谓拒马阵,即用战车或栅栏结成一个方阵,围绕方阵挖掘几条壕沟,明军就在方阵内向敌军开枪、发炮、射箭,如此敌军不败即逃。

戚继光的拒马阵是为对付蒙古骑兵发明的,十分有效。因为当时蒙古分为大大小小很多部落,部落之间不相统属,实力较弱,仅拥有轻骑兵,很难组织起大规模作战,基本上都是游击袭扰,因此在面对拒马阵时束手无策。

但后人不加改进,把这一套搬到萨尔浒战场上,这就要命了。因为后金不是实力弱小的蒙古部落,此时的努尔哈赤兵力不下7万,建立起了严密的八旗制度,拥有数量众多的重装步兵和重装骑兵。

就像我们前面介绍的,面对明军的拒马阵,后金一般以重装步兵和重装骑兵向前,明军虽然不断施放火器,但对重装士兵基本没有伤害,这时在重装士兵后的弓箭手趁势施放弓箭,给予明军重大杀伤,往往一举突破明军的阵地。

总而言之,百病缠生的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中败了,而且败得很惨。
明朝集结各省精锐十万倾国而来,结果丧失殆尽,元气大伤,此战过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明朝非但没有能力在辽东再次发起大规模进攻,甚至连防守都变得相当困难;而后金通过此次大战,不但避免了被明军攻灭的命运,还看清了明朝这个庞然大物的虚弱,一举夺得了辽东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

努尔哈赤由此野心急剧膨胀,很快在萨尔浒之战后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完)

写文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在看、分享。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史家余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