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将会对股市、产业、投资带来什么变化?

李守辉 刘昱仲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李守辉 战略规划中心总监  刘昱仲 战略规划中心高级研究员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随着中央“一锤定音”,多方翘首以盼的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正式吹响倒计时号角。有科创板与创业板注册制试点的“样板”在先,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可谓水到渠成。为资本市场带来新活力、产业升级带来新动力的同时,全面注册制也为个人家庭带来新财富。而在这场资本市场蝶变升级的浪潮中,强国与富民的同步跃升又将如何实现?


2021年12月8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之后,中国证监会在2022年工作部署会,提出将“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多方翘首以盼的中国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正式启动,开始进入倒计时。


时机:水到渠成的改革


所谓的注册制,即在股票首次公开募股中,审核机构只对拟发行上市公司的信息进行审核,只对上市公司披露文件的真实性负责,而不对公司好坏进行评价。


简单来说,注册制股票就是以发行人信息披露为核心,最大限度地降低上市公司门槛。目前,A股中的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均已采用此种发行制度。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开始了证券市场股票注册制的实验和探索,并在2013年明确提出股票市场要全面实行注册制目标。可由于种种原因,一旦注册制有风吹草动消息,市场就出现连锁性恐慌,出现一波明显政策性熊市。


直到2019年6月才先行通过增量新设科创板和2020年4月存量对创业板改革,分批次、分步骤、依次试点探索完善注册制,稳定市场预期。


总体上,市场反应平稳,不仅没有出现暴涨暴跌的极端行情,而且还出现优质企业核心资产暴涨的标杆效应,逐步消除了“注册制是洪水猛兽”的错误认知,更有效地推动了市场投资理念由资金与筹码的零和市场博弈观,转向长期价值投资的合作共赢观,使注册制理念在资本市场渐入人心。


作为资本市场“增量+存量”同步推进的改革,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试点取得大量的制度创新成果。


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个核心、两个环节、三项市场化安排”的注册制架构,设立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建立市场化的新股发行承销机制,构建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审核注册机制,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股发行注册制框架正加速形成,一些市场长期存在优胜劣汰机制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制度正在逐步构建。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进入中国时代,中国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像阿里、腾讯、华为等的世界级企业,再加上疫情后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北上资金”持续涌入、国内资金相对宽松、科技驱动背景下优质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市场较为充足的资金和优质企业并存,为股票市场长期向好夯实了基本面,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创造了良好环境。


随着2021年11月北交所顺利开市运行,以及上交所、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修改完善,我国增量带动存量的渐进改革仅剩下A股的主板市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到了水到渠成、由点及面、扩大成效的关口。



猜想:影响深远的巨变


截至2021年11月底,沪深两市的主板上市公司共有3100多家、总市值72万亿元,分别占全市场的70%、80%,还拥有1.9亿投资者,是科创板的22倍、创业板的4倍。


A股主板全面注册制,不仅涉及到主板股票,还涉及到市场主流的指数、各家主流投资机构的核心产品等,可以说是国内资本市场最艰巨、最深远、最深刻的改革。


——市场行情将发生结构性变化。参考科创板、创业板,沪深两市全面推行注册制后,将发生三个方面变化:


一是股票交易制度看齐科创板、创业板。每日20%的涨跌幅将全面开花;上市后五个交易日涨跌幅将可能不设限制,有30%、60%两档停牌指标;挂单设置价格区间;实行盘后定价交易。


二是IPO审核上耗时大幅缩短。沪深主板审核平均耗时预计将由现在490天缩短至60天以内;5年后A股上市公司总数预计增加一倍,超6000家。


三是市场头部效应出现。预计5年后A股科技和消费类公司市值占比将由现在40%提升至60%,前5%的大公司市值占比将由51%提升至70%;机构持股占比将由22%提升至31%;治理不善的公司,成交量与市值将大幅萎缩[1],直至退出市场。


——专业化、精细化、价值化投资将成为市场主流。目前,A股主板1.9亿投资者,大多为投资总额10万以下的股民,且15.3%为投资新手、58.6%为基本认知的投资者[2]。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股票市场将发生三个变化:


一是打新不再稳赚不赔。全面注册制后,新股发行价格将由市场自主定价,不再受23倍市盈率的“保护”,高价高市盈率的新股将会出现,“闭眼打新的时代”将会终结。例如,今年最新的一家医药公司上市就破发了20%,投资者中签等于“中毒”,一天亏损6000块。


二是选股难度和投资风险加大。全面注册制后,股价的涨跌幅将会放宽,股价波动加大、风险增大,特别是上市公司增多、质量参差不齐,股民“踩雷”的概率增大,资本市场的投资门槛也将会变得更高。


三是个人投资将转向专业投资。全面注册制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除少数受过专业训练、具备识别上市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个人投资者外,未来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将由专业投资机构组成,非专业投资者将慢慢退出二级市场交易,通过公募、私募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来完成投资。


——市场优胜劣汰功能将持续放大强化。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的承销机制和存量股票退市制度,健全优胜劣汰市场筛选机制。


一是优质公司将脱颖而出。全面注册制后,A股市场上优胜劣汰特征将会日益显著,专业机构将会把资源投向市场上优质的新兴企业、头部企业,形成一批全新的行业龙头。这些行业龙头翘楚未来不仅可以得到政府红利的支持,还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加持,快速扩张、抢占行业生态垄断位将成大逻辑。


二是“炒概念、讲故事”将会成为历史。随着注册制制度持续优化、追责制度完善强化,“壳资源”将会退出市场,原有靠“炒概念、讲故事”存量博弈市场将会大幅萎缩,“硬核”科技和模式创新将会受到市场追捧,“上市难退市难”将会转向“上市易退市易”。


三是头部券商更具竞争优势。全面注册制后,最直接受益的将是券商,券商风投创投将会迎来春天。但同时,新市场对券商股票估值定价能力、研究分析能力以及合规经营、归位尽责等提出更高要求,券商必须具备更高的服务能级,能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服务水平高的头部券商将成为行业巨头,抢占最大、最丰厚的市场红利。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将更加凸显。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资本市场,全面实行注册制是成熟市场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中国资本市场全方位、立体式的市场化改革。


一是创投风投功能更加强大。特别是在新兴产业、科技产业和战略产业上,现代注册制就是要为更多VIE架构、未盈利甚至是未实现收入的高科技公司构建一套安全的交易体系和收益回报体制机制,以便通过持续巨额的投入来推动科技整体发展和极点突破,从而实现产业模式改变、科学技术进步、股民获取“暴利”。


如生物制药、疫苗、癌症研究或是芯片研发等行业公司,短期创造不了收入,可通过长期投资研发实现突破和量产后,就能实现产业升级、投资人“暴利”、竞争力跃升。


二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全面注册制后,市场将引导资金流向传统产业中极具创新能力、技术优势的企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技术、新业态优化整合。


三是直接融资比例将大幅提升。当前,我国直接融资比例仅占13.6%,远远落后于海外资本市场50%的直接融资比例。全面注册制有利于提高IPO的发行效率,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带动中国资本市场迈向成熟市场,赢得国际投资者青睐。同时,还能降低“银行+”模式下间接融资占比过高带来的“灰犀牛”风险。


——高净值家庭财富将发生大转移、大变迁。“共同富裕”时代,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不仅是资本市场制度型重大调整,更是中国居民财富的再调整、再优化。未来将由现在房产类资产主导的财富结构转向以权益类资产主导的财富结构。


一是企业“核心资产”将成为抢夺风口。未来,随着各行各业逐步过渡到头部企业竞争阶段,资本会更加偏向于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头部企业成为投资的核心资产。未来衡量个人、家庭资产状况,不是看房产、存款多少,而是看拥有行业龙头的“核心资产”有多少。


二是家庭财富管理成为高成长新兴行业。作为股权类占主导的财富结构,企业家、高净值人群家庭将越来越重视股权财富传承。如果只是通过现行遗嘱、法定继承进行资产传承,股权类资产将难以稳健承接,迫切需要结构清晰、系统化的家族信托解决方案,来帮助个人或家庭实现自身财富保值、增值与传承,家庭财富管理将成为高成长性新兴行业。



应对:主动地拥抱未来


全面注册制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新时代,也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新活力、产业升级带来新动力、科技企业带来新机遇、个人家庭带来新财富。下一步,要抢抓全面注册制机遇,奋力在中国资本市场蝶变升级中,实现强国与富民同步跃升。


——充分借鉴试点经验,做好全面注册制准备工作


与试点成功的科创板、创业板相比,主板涉及面更广,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更多、更为艰巨。全面推进股票改造注册制,应当率先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认真总结试点成功经验。总结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形成的可推广、可复制经验,包括多元包容发行上市条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上市审核制度、市场化的发行承销机制和试行保荐跟投制度、创新的交易机制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弹性的股权激励/高效的并购重组/简化退市流程等制度。


同时,要就信息披露质量、有效保护投资者、进一步优化退市指标、简化退市流程等关键环节,加强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的探索研究,切实拿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为主板股票发展全面注册制探路先行。


二是应当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全面实行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政府放松监管,而是把原前置审核转向对事中、事后监管,特别要严格把关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性,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例如,要解决针对当前招股书重复披露内容较多、披露针对性不足、可读性不强,自愿信息披露不规范、不细化、不一致等问题,习惯选择性披露等问题。


三是要完善退市制度。在全面落实沪深所公布的清除“壳公司”规定的基础上,重点要完善保护投资者制度,特别是面临欺诈发行、违法披露、内幕交易等事件时,要出台专门保护中小投资者规章制度。


——主动转变投资理念,远离可能踩雷的股票和行业


面对全面注册制背景下专业化、价值投资趋势,中小投资者应积极转变传统的零和博弈投资理念,努力做好以下三点,远离可能踩雷的股票和行业。


一是时刻树牢防控风险意识。要牢记“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重点提升投资风险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育成熟理性的投资习惯。特别是要擦亮眼睛,不要轻信资深的“牛股师”“私募王牌操盘手”,不要轻信“一夜暴富”的神话,更不要想当然地跟着感觉和直觉去投资股票。


二是相信专业投资团队。股票投资是高难度职业,不是有智力、有知识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股票投资者。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不要认为看懂了K线和公司财务报表,就可以驰骋股市,其实股票投资成功与否与能否克服自身人性贪婪和恐惧正相关。


从大逻辑看,大部分人是不适合投资股票的。因此,对没有经受长期投资训练的散户来说,把资金投入专业化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或社保基金为上上之策。


三是关注风口上行业龙头。龙头企业是股票投资热点,特别是处于风口的行业龙头。作为散户而言,要特别关注投资进入和退出的时机,要避免股票准备回调时高点前站岗和股票快速反弹前主动退场。


——持续优化财富结构,参与共同富裕民族复兴大潮


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2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20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3]总体规模达241万亿元,2018—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重新回归两位数增长。未来我国个人财富仍将处于快速增长的黄金阶段。


但我国居民财富结构不尽合理,房产财富占比过高,金融资产占比过低,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财富结构,在增加家庭资产流动性的基础上,增加财富保值增值能力。


一是培育壮大资产管理市场。一方面,加大资产管理市场监管力度,切实把“客户信任、机构的品牌信誉”资产管理行业生命线落实到实处,确保资产管理机构忠实履行“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使命,消除公众对资产管理行业不信任感。


另一方面,在做好长期价值投资观念宣传推广的基础上,提供更多与风险偏好匹配的资产管理产品,帮助资产管理投资者找到理想的投资标的。


二是加大中小股票投资者权益保护力度。全面推进新证券法的落实,进一步完善现金分红、退市制度、信用评估、企业治理等制度,强化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敬畏“中小股票东”的意识,提高合规督导力度。


三是增配金融资产。当前我国居民财富中房地产投资占比70%,金融资产占比不到30%,且还是以现金和存款为主,股票和基金、保险和养老金比仅占我国居民总财富的8%,而韩国、日本、美国分别约在20%、30%、56%。


随着“房住不炒”的理念贯彻落实和人口红利见顶,未来房价增长也将回归合理区间,房产占居民财富的比例会持续下降。再加上优质企业股票市场上的财富暴增示范效应和日益健全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未来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会大幅提升,告别全民炒房的时代会很快到来。


参考资料:
[1] 以上数据来源,中信证券预计,《中国证券报》,2021年12月13日。
[2] 数据来源,《2019年年度全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
[3] 可投资资产,个人投资性财富,包括个人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北京智造”如何搭上“两区”建设东风——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例

【原创】胶东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报告——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原创】中关村VS张江VS苏州工业园区:谁是中国“第一药谷”?

【原创】在魔都与帝都漂泊的你,意欲落户何方?

【原创】胶东五市一体化发展报告: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下)

【热文】浙江疫情流调报告曝光,道尽成年人的悲欢

【热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2年工作,这些新提法释放重要信号

【热文】一位政府招商人员的感叹:长三角的企业为何北方挖不走?

【热文】深度调研:“最强县级市”昆山的逆袭升级密码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