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专访 | 东南大学李世华:跨学科平台的搭建构想

知社 知社学术圈 2019-03-29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李世华教授简介:男,1975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和录用论文超过200篇,其中SCI文章超过100篇,在国际著名学术数据库Google Scholar的文章总被引用次数超过9200次。致力于走控制理论与应用结合的研究道路,在非线性系统控制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为合作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入选2017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此处特别感谢中国爱思唯尔卓越科研论坛的邀请。

跨学科交流平台的可能性与创办价值

知社:近期跨学科的合作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很多团队都致力于能构建一个多学科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久闻李教授对交叉学科深有见解,不知道对这一类的平台前景有何看法呢

李世华:这种平台在未来应该是一种趋势。对于这样的一个平台,如果不同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在其上能够进行结合,则它有其优势所在。比如以人工智能为例,它不是单属于某一学科的问题,有人认为它属于计算机,也有人认为它属于自动化,还有人可能认为它属于生物医学等方面——因为人工智能很多时候是在模仿人或生物的机能,因此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交叉学科。那么对于这种交叉学科而言,如果你们搭建的这个平台能够让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不同行业的人员——不管他来自企业或是科研院所——都参与进来交流,这就比固定学科的论坛大有优势。固定学科内部的学术会议、专业论坛已经比较多了,比如我们自动化学科的顶级会议国内就有七八个,还不论各省级的会议。但是,像我们刚刚谈及的具有学科贯通性质的平台却不多。因此如果能够坚持沿着这个方向做下去,我相信(这样的平台)一定能为学术界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

 

知社:未来是一个旧学科不断碰撞、交叉然后诞生新学科的时代,因此这个优势就会显得尤其重要是吗?

李世华:是的,但是这种平台的沟通作用还不止于此。像这样的平台,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会更多地关注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仅为学者们关心,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它也会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比如说现在很多大公司都在着力研究的无人驾驶,它涉及到的学科从交通辐射到了自动化、电气、计算机以及其他的各个领域。这个主题不仅仅局限于学界,实际上也关系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这就能让很多非科研领域,甚至不活跃在行业技术一线的社会人员也同样受到吸引。如果有这样的民间人士也来参与,它就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沟通整个社会的大平台。甚至于包括一些其他行业的企业家,他们也需要更新观念,也会对一项新兴技术的发布与讨论表现出兴趣,即便这个平台主要还是面向于学术圈内部。所以类似于这样的社会热点和一些学科多元化的研究议题,将会是这种平台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知社:您的观点十分有启发性。学界与社会各阶层的联系与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任何时候与社会脱节的学术圈子多少都会有闭门造车的劣势。如果构建的平台能够促进这方面的沟通,那这对学界、对社会都将大有裨益。

李世华:对,因此创办这样的一个平台或者说活动时,你可以提前进行调研,比如说涉及到国际上亦或是在国内,从大家所关注的民生问题里面提炼出来学术内容来,就比如说现在交通驾驶方面经常出问题,那么就能够引伸出我们刚才讨论到的无人驾驶技术问题。说到这里我还想到一点,这种问题政府机关的人员也是能够参与的。比如说政府机构主管这个事务的人,还是以无人驾驶为例,如果交通行业的管理者也来参与,他就能获得一个技术前瞻性,因此很多政策的规划制定就有了一个基础。另一方面,这也会为平台的影响力带来更大的提升,加上你这里面又有学术的专业性,又有雅俗共赏的一些东西,肯定就会令大家都比较感兴趣。当然,这只是举例,一个与我的学科有关的例子。


如何创办有效的跨学科交流活动

知社:您刚才指明了这类跨学科交流平台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就是为交叉学科领域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环境。那么要做好这一点,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李世华:最重要的是全局性的主题设计和与会者的挑选。活动发起者,或者说平台的运营者需要事前做好策划与调研,让会议的内容不仅具有独立性能够彼此碰撞,更重要的,能够实现有效的互动。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你做出来十个独立的内容,但是彼此缺乏联系,每个人汇报完自己的部分就离开了,那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因此这也对策划方的要求很高,他首先得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覆盖整个交叉学科;另外,也得像你们知社这样,对科研院校的学者群体和企业机构的研究人员都十分了解。(笑)如果能够在这些人员的需求中找到一个结合位点,让他们都能够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又都紧密地都凝聚在一个话题,这种效果就很好。如果说前期不细致地做这种考量,随便依照名气或头衔来找与会人员,最后凑起来其实不一定有用。想要做这个平台,题目视域广、学科交叉多是必然的,正因如此,如果没有一个主线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效果会非常糟糕。出于这些考虑,就得先找人做好规划,以行业相关的或者说学科交叉领域的人员比较合适。由于他本身的行业特性,他接触到的人员是最广泛的,什么样的与会人员合适他平时就能意识到。临时去找与会人员是不现实的。你在一个学院依照头衔去看,从事这个方向研究的可能只有一两个人,如果你找错了,在这两个人里随便挑了一个院长,头衔可能是很好,但是他很可能跟你的主题并没有太大关联。所以每个专业里面该找哪个人,一定要前期调研,然后再通过这个人的关系可以让他进一步推荐,这样逐层推荐下来的结果就是,像一棵树一样大家都联系在了一起,彼此研究都互相影响。这就比较好。


当今学界的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知社:刚才谈到了交叉学科的问题。不管是理论研究也好、技术实践也好,您是如何看待当今学界越来越重要的学科交叉趋势的呢?

李世华:国内由于学科分得很细,人为地造成了很多的边界。但是如果是一个社会问题,比如说无人机、无人汽车的研发,以往是没有无人汽车这个专业的。传统的汽车专业也不做无人汽车,以他们的领域限制也完成不了这个技术,所以这个东西也不属于传统汽车行业。无人汽车要自动化、计算机、电气、机械等等学科联合起来解决,而这种新东西的归属往往是前人没有划分好的。那就需要各个学科的人来讨论,联合在一起来丰富它。也许各个学科都会在新领域面争夺话语权,但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有赖于多学科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互动或者争辩令大家最后达成一致,找到能合作的地方。保留争议但是能合作,这就是有价值的地方。


知社:看来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还是一件相当有可行性的事情。

李世华:不仅可行,甚至相对于同行之间的合作还有一些优势。因为他们之不存在竞争关系,反而有更大可能联合起来。跨学科的学者,他们评审的时候都不在一起,不存在竞争的影响。这种学科交叉在专业分类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比如一些学科提出的问题,早已经被另一些学科所解决;另一些久未突破的难题,学者可以征询其他学科来探寻解决的可能性。人工智能就是这样的新学科,它和这些传统的学科都有交集的。但每个人一开始都不知道交集会有多大,况且不同阶段的交集程度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及时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学科交叉逐渐加强的基础所在。


知社:但也有一些学者更倾向于保留自己的学科特色,并不是特别积极的参与这种跨学科的交流,您怎么看待他们的做法呢。

李世华:这就涉及到社会的发展方向了,如果阻挡社会的进步,那么他这个固化的东西跟不上形势了,拿不到科研项目了,企业也不资助他做下去了,连学生也不跟他做研究了,自然而然他就会做转变。这个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就像美国的大学一样,你的研究项目没用,连国家自然基金都不予资助。市场就是最好的反馈,不是说传统学科的东西统统要推翻,但是该消亡的一部分还是要消亡,人为的挽留是无用的。如果这个传统的东西有价值,自然会有国家、行业来投资做这个事情,自然会有学生跟你做,如果这个传统不合适了,需要革新了,那就应该跟着时代潮流走。当然这个潮流也需要自己的判断,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有一个全局视野。如果说从来不去跟别人交流,固步自封,那是最糟糕的。

 

李世华教授对于学科交叉,尤其是新技术所涉及的多元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洞若观火。这种感知来源于李教授对于高精尖技术的诞生过程的精准把握。曾经“新兴”的各个独立学科,如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等都已经趋于成熟,学科范式得到确立,产业模式基本固定,跻身为本世纪新一代的老牌学科。在这个背景下,成熟学科引领下的技术碰撞与创新,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这个过程则需要足够强度的学科交叉提供支持。作为一个对时代富有敏锐洞察力的学者,李世华教授无疑明白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这次谈话中,李教授从参与者的角度、运营者的角度,为整个学术界的跨学科交流平台的建立,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无疑是科学家社群中极具代表性的重要声音。

扩展阅读

 

邢立达:不会写段子的网红不是好科学家

专访菲涅尔奖得主陆朝阳:科研是美妙的

独家专访 | 柳叶刀亚洲执行主编王辉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