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旅谈 × 李颖】 深耕玉佛寺,她用做学术的精神讲解寺庙

艺旅文化 艺旅文化
2024-09-13

“艺旅谈”是艺旅推出的一档文化访谈栏目。

自艺旅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追寻人文、艺术、历史等一切美好的传统文化。而蓦然回首之时,“美好的人”就在身边。
 

他们可能是我们邀请来的在特定领域有所建树的讲师,也可能是参与我们活动的深度用户他们在个人修养上不断践行着“知行合一”,追求着个人与理想的高度结合。

为此,我们将不定期邀请人文艺术践行者,力求呈现一个更富温度的文艺世界。


深耕玉佛寺,她用做学术的精神讲解寺庙
受邀嘉宾 |李颖

李颖
复旦大学旅游管理学博士,中国传统文化高级教师

热爱佛教文化,硕博10年+从事佛教旅游研究;曾任职于奥美、杜邦、恩智浦、世博会等跨国公司及项目,负责企业及市场层面的公关沟通工作。
主持过草婴书房、遇见埃及展等项目的讲解,颇受好评。


采 访 者 说


佛教追求的是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容易喜新厌旧,但智慧需要反复锤炼。

佛教文化和别的体验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此,很多人频繁地去普陀山,而且体验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他们乐此不疲,因为每次的感受都不同。 

寺庙停留不是知识类项目,而是文化沉淀,是心灵沉淀。


📖

/ 艺 旅 谈 x 李颖/

 

李颖老师在净慈寺


半路出家,依然学霸



Q:您是复旦大学旅游管理学的博士生,但实际上并非一开始就从事相关的研究,能简单说说你在进入这个领域之前的工作经历吗? 
 

李颖:我大学学的是英语,毕业之后最开始在国企做秘书类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公关公司,后来就一直在这个领域,但渐渐地发现自己会遇到一些瓶颈。


我感觉我一直在输出,没有输入。虽然事业上升得比较稳定,但就是突然不想继续下去。我想休息,想好好考虑一下未来,所以辞职休息了一年。

后来又断断续续尝试了别的工作,包括在世博会做商务宣传,但总觉得不在状态,便萌生了继续读书的想法


我自己比较喜欢新鲜的东西,所以很害怕这种循规蹈矩的状态,好像已经能看到自己10年、20年后是什么样子。我觉得不能一直这样停留在原地,想要读书的想法也越来越坚定。


选择读旅游学也是偶然。当时考虑了很多专业,但都觉得不太合适。后来经朋友介绍,和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聊了聊,觉得这个专业挺有意思的,便下定决心去考。

Q:这些工作经历对您的博士学习都有哪些影响呢?


李颖:一开始读博也是带着好奇和新鲜感去的,觉得这个东西我还“没有玩过”。实际上我考博的时候没怎么复习,但可能是考运比较好,笔试和面试的过程都比较顺利。


所谓无知者无畏,到真正开始读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天哪!老师讲得完全听不懂。”而且整个班级里我是年纪最大的,当时都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后来仔细想想,好不容易考进来了,还是咬咬牙坚持下去吧。我可能没有别的本事,但吃苦还是可以的。于是努力发奋学习,利用一切空余的时间,反复回顾上课内容,这样坚持了半年,才终于上手了。

过往的职业经验对我的最大影响是,我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不是抱怨,而是解决,要找到办法去努力克服。后来逐渐知道了自己的定位,对未来的规划也愈发清晰。

李颖老师在毕业典礼上
 
Q:您的硕士论文写玉佛寺,博士论文写普陀山,能简单介绍一下你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做佛教旅游相关的研究吗?

李颖:因为以前的工作经历,读研后最开始想研究的方向是新媒体营销,但因为不是科班出生,所以开题的时候遇到了些困难。我向导师求助,导师关心的是,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挺喜欢去寺庙的,同时我自己也是一个佛教徒,于是在导师的指引下,选择了以【佛教旅游体验】为研究方向。

旅游体验实际上是旅游的核心,和心理感受相关,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一些体验的项目来折射自己的状态和感受。我也很好奇,在佛教文化的背景下,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具体感受?

Q:简单介绍你下你研究的内容吧。

李颖: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玉佛寺,读博以后,最为关切的问题是,毕业论文写什么?最开始我想写些新的东西,但都被导师否决了。那怎么办呢?继续写硕士论文的题目吗?

导师告诉我,这其实是可以的,但是要用全新的办法,全新的视角来写。玉佛寺太小了,博士论文需要寻找一个综合体景区来写,这样资料和数据才足够支撑整篇论文。

我最开始想要研究的是五台山,因为它包含的宗教形态比较丰富,但五台山的旅游是季节性的,一般六月到九月是它的旅游季,但这个时间对于调研来说是不够的;此外五台山离上海较远,往返,住宿等都不太方便。

综合考虑,选择了浙江的普陀山

我往返普陀山多次,主要采取实地调研和深度专访的方式,也利用了一些文献,对一些二手数据做了爬梳和分析。

普陀山全景(图源:摄图网)


Q:在研究了这么长时间的佛教旅游后,当时有规划未来的职业吗?有想过成为高校里的研究学者吗?

李颖:倒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只是把这个作为对我自己的一个投资。我觉得自己有所输入,有花时间去思考,做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将其作为学术成果输出,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宗教旅游,一种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Q:您怎么理解旅游,特别是宗教旅游中的“体验”呢?在有些人看来,这可能是一种非常私人,甚至是很难用语言去表达的东西。

李颖:其实在专业领域里,旅游体验有一个现有的模型,是谢彦君老师提出的,他认为旅游体验的本质是内心感受,这种感受追寻的其实就是愉悦和开心。

但我在研究中发现,除了他讲的这种世俗愉悦,在佛教旅游中,人们会追寻一种更高的,不一样的体验。

佛教旅游者一直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更认同后者,即普通游客和佛教徒都属于佛教旅游者。但那些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眼、烧个香的普通游客,停留的时间比较短,内心感受相对而言不那么强烈,采访起来较为困难,所以我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在景区里至少待满24小时的游客。

游客在寺庙参观

这些旅游者会寻找一些例如禅修、拜山之类的活动,也希望有人来为他们介绍寺庙的历史和文化,他们有那种自主的,强烈的,不需要外力介入的精神需求。


至于这些人的感受,当然还是需要借助语言的表达。有些人会直接描述他的心情,“开心”、“愉悦”、“舒服”、“平静”之类,有的时候则需要我自己去观察。


Q:讲一讲你想要做的“寺院停留”主题活动吧。您借用了“temple stay”这个名字,能详细说说吗?

李颖:Temple stay,最早是日本和韩国的寺庙里组织的文化项目,参加者在寺院里居住一段时间,和师父们一起参加早晚课,诵经、抄经、工作,体验佛教修行者的生活。

我一直觉得我们参观寺庙,一次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座寺庙,都值得一看再看。可能第一次来拜佛,第二次来打坐,第三次来抄经……它有很多的项目可以让你选择。

只有在长期的“stay”中,你才能真的领悟到佛教是在讲什么,进而去寻找自己在其中的位置。这也是我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

韩国一个temple stay 项目网站


Q:您在讲解中提到了佛教和西方哲学的关系,您怎么看这种关系?

李颖:我觉得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很多东西其实是互通的。比如说我读斯宾诺莎,就觉得他的很多思想很像小乘佛教。

当然两者也有很大的不同,哲学是理论层面的,它不教给你如何实践,把“实然性”和“应然性”分开了,但在佛教里这两个部分是合二为一的,佛教比较圆融,这也是佛教难理解的地方。

玉佛寺(图源:艺友)


Q:但是今天大众对于佛教还是会有误解?

李颖:是的,可能很多人在寺庙里就是简单地上香拜佛,但也有人会希望了解佛教到底是什么,佛教能带给我什么。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希望能够帮助到他们。

Q:你现在在进去一个旅游景点,或者说是进去一个寺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你会以一种更加专业的眼光去看吗?

李颖我会更注重内容——它想告诉我什么

每看到不同的菩萨,我都会觉得是在提醒我,我的品格里面需要填补些什么东西,比如看到一个结跏趺坐的观世音菩萨,我会知道它在提醒我们要“心神稳定”、要理智、要对众生无二无别。看到自在观音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它在提醒你要“自在”,要有共情能力。

我也会关心一座寺庙的建筑、历史沿革、有趣的故事。一座寺庙重不重要,当然要看它背后的历史积淀、它在佛教历史中的位置。比如说在杭州大家可能会去灵隐寺,但在佛教历史中,净慈寺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寺院。

杭州 净慈寺


玉佛寺讲解,“当老师“是一种习惯


Q:你会把自己当作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通道和媒介吗?

李颖:我觉得是。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一些正确的理念传递给大家,让大家先入门,不要简单地将宗教理解为迷信;其次是了解了之后你可以去做什么。

我的传播工作,实际上也是想让我自己更好,先改变自己,再影响别人。佛教讲究“自觉”,我只是一个“领你进门”的角色,了解之后的修行也好,体验也罢,都是需要你自己主动去探索的。

李颖老师在埃及展上

Q:在玉佛寺系列课程开始前,你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多次踩点、筹划路线,包括留意哪里有树荫,洗手间在哪里……您是特别关注参加者的旅游体验是吗?


李颖:是的。可能和我的职业经历有关,我以前是做公关的,必须要从客户的角度来考虑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所以我已经习惯了这种为他人考虑的思考模式,尽力做到让他们感觉宾至如归。


二是,佛教的很多理念是让别人开心欢喜,我也希望能够让大家非常开心地接受知识;毕竟天气这么热,他们在休息时间过来参加活动,我希望他们全程能有非常好的体验,


最后也是我对自己工作内容的要求,要有逻辑,要输出高质量的内容,要让大家真正有所收获。


李颖老师在讲解中


Q:包括你讲的时候很注重跟客人的互动,也和您有过老师的经历有关吧。


李颖:我看不得冷场,有一种“要让场子热起来”的责任感。我在做老师的过程最害怕的其实是自说自话,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也不知道你的需求是什么。

其实我很感谢这些听众,他们会提出问题,也是提醒我可能有漏讲的部分。我在这种反馈中可以不断地去调整自己讲解的内容。


李颖老师在讲解埃及展
Q:你觉得讲解更多的就是一种心与心之间的联系,而不单单是知识的灌输,是吗?

李颖:是的。
Q:我们知道您也是硬笔书法的老师,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东西感兴趣的呢?

李颖:我从小就比较喜欢书法,但直到gap year的时候才开始系统地去学,大概学了七年,之后一直没有突破,觉得自己临帖也临不到位。

直到遇到我现在的书法老师。他和我说:“如果你真的想学的话,就把之前学习的内容全部忘记。”从零开始,从篆书开始学习。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地觉得自己学进去了,我开始了解中国书法的脉络,知道每一个运笔都有它的来源。
李颖老师从字本身出发讲解佛教文化
Q:感觉您是那种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和极致的人?

李颖: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是要求完美,我只是想知道一件事情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Q:您在讲解寺庙的含义的时候,就是从字本身去入手,引出它的发展沿革,您是否会觉得这是人们学习的方式,从最本源的东西出发?

李颖:是的。


李颖老师赠送自己书法老师手绘的扇子


另一种“佛系”




Q:现在的寺庙旅游非常火爆,还出现了年轻人“不上进只上香”之类的热搜,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呢?

李颖:一个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卷,生活比较疲惫;二个可能是虽然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很好,但是相对而言精神生活比较匮乏。因为你很卷很累,就会有很多人觉得寺庙是最后一块净土,可以来放松一下,寻找心灵的宁静。


不同于那些也很安静的山林村庄,佛教文化遗产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背后承载的“善”和利他精神,更能让人释放负面情绪,达到更高层次的快乐。

还有一种原因可能是大家其实并不了解佛教,觉得佛教就是“佛系”,什么也不做,实际上不是的。

表面上看起来寺庙里那些师父都很轻松,但实际上他们早上三、四点钟就要起床做早课,然后打板、工作,下午五点钟晚课结束,以前可能还要做农活。他们需要不停地学习,还要服务寺院里的游客,工作是相当繁重的。 

图源:网络

Q:你觉得真正的“佛系”是什么?

李颖:佛系不是让你不要去努力,而是让你不要过于看重结果。

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就是指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是没有任何的期待的,但同时完全努力认真地做。当你做的时候,你种了“因”,但如果条件不成熟的话,“果”是不会立即显现的,因为人生重要的事情都是要花时间的。如果始终带着目的去做事,人并不开心,只有把【自我】抽离出来,你才会真正享受过程。

佛系

Q:佛教带给了你自己什么,可以分享下吗?

李颖:其实我原先性子比较急,没有耐心,可能和工作节奏比较快有关。我不会花太多时间在低效的沟通上,会希望对方能马上明白我的意思,也很讨厌原定的计划被打乱的感觉。

后来做了公关,接触到各种复杂混乱的事情,才发现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佛教教理也是这样——“无常”,指的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就算你肉眼看不到,它也一直存在。

佛教里说“烦恼即菩提”,烦恼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觉悟,所以我会尽量去提醒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慢慢地重新去看待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

Q:推荐一座你觉得最值得看的寺庙吧。

李颖:上海的还是玉佛寺。当我写硕士论文的时候,对这座寺庙的改造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后来玉佛寺改造之后,很多细节和我的论文结论是完全契合的。

改造前玉佛寺的规模比较小,比较拥挤;现在则扩大了规格,设置了很多可供人休息的座位,还有安静的连廊,分隔开烧香的区域,调整了商业区,这些都能看出它是有真的在考虑观众的需求。而且玉佛寺的法物设计制作地非常精致,看得出来是用了心的。

玉佛寺(图源:艺友)


上海市区以外的我推荐普陀山,它的规模很大,而历史背景和建筑也很不一样。在景区里,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小路和院落。我有一次无意中走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非常安静的小路,那个时候是三四月,油桐花开了满路,景色非常难忘。

而且普陀山最好是走路上山,这样你可以看很多的小院落和寺庙,一路上风景很好。在索道站旁有一座宝陀寺,我觉得也非常值得一看。

普陀山

Q:好的~谢谢李颖老师的精彩解答。

李颖老师在艺旅的“邂逅玉佛寺”系列课程在持续推出,感兴趣的朋友可千万不要错过~
对于她来说,讲解也是一种自我的修行,而只有深耕,我们才会对一座寺庙也更为深入的感悟。
端午佳节,在玉佛寺过一个佛韵佳节吧~




-END-

招聘、投稿、合作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刻获取
编辑丨艺旅文化
图片 | 未注明均来自艺旅文化和李颖老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 旅 百 科

(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晋南&晋东南晋中晋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 | 澳门
文旅口袋书 
文旅地图 中国汉阙地图中国汉画像石地图中国关帝庙地图中国城隍庙地图中国申遗明清城墙地图中国藻井地图|中国帝陵地图中国道教石窟造像地图中国简牍地图 | 中国盘龙柱地图 | 中国文庙地图
古建 中国早期木构建筑3讲古建入门指南 山西古建观看手册丨浙江古建筑观看手册丨古建基础构件正定隆兴寺佛光寺南禅寺中国古塔TOP13汉阙营造法式李诫
石窟 中国石窟艺术10讲中国石窟艺术精讲25讲佛教造像风格演变石窟入门宝典石窟入门宝典2.0中国石窟甘肃石窟杭州石窟|天龙山石窟克孜尔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彩塑 7节课读懂中国彩塑造像艺术丨莫高窟285窟敦煌彩塑麦积山彩塑山西彩塑 
壁画 敦煌壁画北朝壁画辽墓壁画十大必看壁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旅文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