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人也玩乐高?看看最早的建筑模型

小艺 艺旅文化
2024-09-13

在谈中国最早的建筑模型之前,我们先从这幅画面入手。

画面中的人群躬身前倾,似在参拜祭奠,气氛肃穆庄严。不过,引人注意的却是画面右下角的一座小房子,他们带这座小房子去做什么呢?

沂南汉墓前室东壁横额祭祀图(局部)
图源/《汉代建筑明器研究》

其实,这正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古代的建筑模型,它有一个更为学术的名称,叫做建筑明器。


01

建筑明器是什么?


在开始讲建筑明器之前,我们先说说,明器是个什么玩意儿。

据记载,明器这个词早在夏时候就出现了。明通冥,冥意味着古人所谓的阴间、地府,因此冥器就代表着那些为死者的亡灵准备的随葬品,与古人“事死如生”的观念有关。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旗舰店

这种观念到了现代也仍然延续着,每到祭祖的时候,仍会用大量纸币、纸造的房屋去供奉先人。
 
《礼记·檀弓》中提到, 

“夫明器,鬼器也;祭器,人器也。”

这明确地指出,明器是专供亡灵的器皿,与现实生活中的用具是严格分开的。

满城墓葬中就有两组车马,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二者的区别——一组是放在祭堂前的真车马,另一组是放在神座后的微型明器车马。

巫鸿认为,明器车马可能是用来运载墓主的灵魂从棺室前往祭堂,接受现世的亲眷供奉。
 
兵马俑 图源/摄图网

我们所熟悉的俑也属于一类较为特殊的明器,这是废弃以真人殉葬的替代品。

始作俑者”这个词被孔子用来表达对人俑殉葬风俗的批判。不过在儒学影响如此深厚的国度,制俑的传统却并未因孔夫子下一句“其无后乎”的危言停止,也是一桩疑事了。
 
建筑明器陈列 图源/焦作市博物馆

说回建筑明器,指的是明器中那些外观几近真实的建筑模型,涵盖了生活中所需的各类场所,有用于存储的仓廪、用于居住的院落、用于娱乐的戏楼与台榭、用于防御的望楼等。这些建筑明器多由陶制,所以常被称为“陶楼”,不过也包括少量铜、石、木材质的。
 
建筑明器在我国分布广泛,因此有着体现南北不同地域特色的建筑模式,有岭南地区的干栏式建筑,陶船,也有北方的楼阁。
 
我国目前考古发掘出土最早的建筑模型,应该是甘肃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陶屋。

甘肃新石器遗址出土陶屋 图源/南京博物

在江苏邳县、陕西仰韶文化遗址中,也都发现有陶屋模型,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所处时代的建筑物形象与风格特点,虽不清楚具体功用,但至少可以算是建筑明器的前身。

值得一提的是,明益王家族墓中发掘过微缩楼阁模型的发簪,制作精细,华美动人。

明益王家族墓出土楼阁发簪 目前在《中国服饰文化展》展出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我国现存的建筑明器多出土于汉代,但是建筑中功能各异的构件,如仓、灶、井、厕等单体都出现较早,也并不是同时出现的,只不过到了汉代,才出现将它们组合起来的状况。

偃师方形二层灰陶仓楼·东汉 图源/河南博物

大型的建筑明器中也会有人俑和动物俑,以形成一个生动完整的理想家园。
 
汉代大量运用建筑明器,与汉代社会厚葬之风盛行有关。汉代的社会经济情况已经无法满足奢靡的墓葬需求,反过来也拖垮了当时的经济。封建帝王也多次下诏,禁止埋葬过制。到了这种地步,既能满足供奉需要,又耗费较少的建筑明器自然就应运而生了。
 
数量繁多的建筑明器是了解汉代木构建筑最立体直观的途径。

梁思成在四川测绘汉阙

除了几座石阙、石室,地表的汉代建筑全部烟消云散了。而仿造真实建筑外型的建筑明器正是最好的观察对象。
 
 

02

建筑明器的类型与构造


存储粮食的仓廪


在各类功能用途的建筑明器,守卫粮食的仓廪出土数量最多,也最能体现人的基础需求,不过是填饱肚子而已。

仓廪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形似容器的仓,有圆锥顶型和圆柱型,底部有足,以防粮食潮湿;

左:圆形灰陶仓房 右:圆形绿釉陶仓房
图源/河南博物院

一类是形制较为丰富的仓楼,底层大多无门,设通气孔。部分设置有门的,也多带门锁可用于防盗。

焦作博物馆所藏仓楼中发现的粮食 图源/网芯摄友圈

有些仓楼在出土时,还从中发现盛有粮食作物。

绿釉陶磨坊 图源/河南博物院

除此之外,还有用于舂米的粮食作坊。
 

居住休憩的宅院

用于居住的宅院里,大致可分为三类。

有的底部有仓,储存粮食;有的纯居住用,布局随意,没有固定形式;还有大型的组合式楼院,为多进四合院形式,没有严格的对称中轴线。

在大型的院落里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楼阁:门口设置门阙,甚至设置望楼。

红陶厕所猪圈 图源/河南博物院

院中有厨房、猪圈、厕所,因此也常塑有猪仔,或是正在哺乳的母猪小猪,来体现渴望丰足的愿望。
 

玩乐的戏楼台榭

用于追求享乐的有百戏楼和台榭。

三层绿釉陶百戏楼 图源/河南博物院

百戏楼是出演“百戏”的场所,通常只有两三层,其中雕刻有许多人物俑和动物俑。

灵宝3号墓三层绿釉陶水榭·东汉 图源/河南博物院

台榭则是登高远望的高层楼台,四面通透,底部常有水盘,盘中亦有鱼鳖龟鸭等水生动物俑,以模拟园林之中的优雅姿态。

这两种建筑明器大都风格轻盈,装饰华丽,楼层较多,呈现出竖直向上的动态之美。
 

侦察瞭望的望楼


望楼属于特殊时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四层绿釉陶望楼 图源/河南博物院

汉代末期是地方割据、诸侯相争的动荡年景,望楼所具备的瞭望功能可以有效地观察敌情,进行提前防御,守卫家族。

因此望楼一般较为封闭,装饰也很少,显示出威严肃穆的势态。

 

03

作为“观念”的建筑


在领略建筑明器的构造细节之前,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建筑明器刻画的细节足够真实吗?我们可以不加辨别、不假思索地信任建筑明器的形象,从中提取有关汉代木构建筑的信息吗?
 
答案也许是否定的。
 
早在梁思成第一次赴美留学期间,便做过文章《一个汉代的三层楼陶制明器》,细致讲述了哈佛大学所藏的一件陶楼。他在其中提出,他发现楼阁上的转角斗拱没有起作用,并不能解决问题,楼阁也没有表现柱子。
 
尽管建筑明器蕴藏着工匠大量的设计巧思,被刻画得十分精细,但是如梁思成所提的现象却非常普遍。也就是说,建筑明器可能并非是建筑实物的等比例缩小,其中的各类构件也只是仿造外形,缺乏实际功用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造型与特征的斗拱,就是如此。从建筑明器中,我们很难判定斗拱与架梁的联系确实能够受力,并发挥作用。

72年焦作西郊出土五层彩绘陶仓楼细节特写 图源/河南博物院

工匠出于塑造斗拱的复杂花样的需要,牺牲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体量,也与房屋的高度不成比例,单一朵斗拱就占据房屋一半高。

徐州十里铺画像石厅堂、人物

这种不符合建筑力学和结构比例的情况也出现在画像石中,这大概就是艺术与现实的距离。
 
建筑明器中的斗拱还有两种极为特殊的现象:

一是将柱子和斗拱安置在建筑中线上

乐山大湾嘴陶屋线图

这种情况只出现在汉代的建筑明器、画像石中,既不符合实际,后世也没有实例,有学者认为这是在表达将斗拱当作室内护神的含义。

另一种则是在窗下设置斗拱,这种斗拱常与一种被称为“窥窬”的一种上圆下三角形的孔洞同时出现,窥窬位于斗拱左右两边。这种斗拱与窥窬共存于窗下的形象在广州出土较多,可能是代替干栏式出现的。
 
建筑明器的塑造重点,为我们探究它的构造提供了思路,除了斗拱,建筑明器的立面同样值得注意。
 
从陕西扶风官务汉墓出土的陶院落中以管窥豹。


这件建筑明器正面有白色勾边,黑色填底,且绘满白色菱形的图案。背面仅有白色勾边,不涂底色。显然正面比起背面,工匠耗费更多。而从外面难以看到的院落内部墙壁却涂了白色底色,仿佛也为了给谁欣赏。

简单归纳一下,不难理解这件明器被两道目光所观看着,被现实世界的目光观看的正面,以及被墓中人的目光观看的明器内部。因此我们得出,观察明器的视角应为正面直视,或低头俯视。
 
建筑明器的构造大都与此同理,更有甚者,背面仅为一个平面,附着于墓室之中。
 

04

那些值得一看的建筑明器


01/ 春秋伎乐铜屋
最早的建筑明器


春秋时期的伎乐铜屋是铸造格外精细、材质也较为特殊的一件建筑明器,出土于绍兴一贵族墓葬,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这件青铜制的房屋顶上铸一大尾鸠,正面敞开,仅立两根圆柱,三面围起,背面有墙,屋内六人在击鼓奏乐演唱。春秋伎乐铜屋极富越地特色,反映古越人的鸟信仰。
 

02/ 七层连阁彩绘陶仓楼
这座建筑明器可拆卸组装,构件多达31件。由院落、主楼、附楼和阁道四部分组成。

主楼高大雄伟,附楼挺拔秀丽,主楼高192厘米,为七层四重檐楼阁,附楼高128厘米,为一高台单檐四层建筑。阁道架在主楼、附楼的第三层之间,将二者连为一个整体。各层所用斗拱,均为一斗五升造。楼体彩绘是在刻划纹上填红、白、黄等颜色,使其更加鲜艳醒目。

这座楼阁是汉代“复道行空”“跨城池作飞阁”高超建筑技术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应占据重要地位。


03/ 淮阳于庄汉墓三进陶院落


此建筑明器为三进院落,有前院、中庭和后院。主体建筑为两层重檐庑殿顶厅堂,后院有厨房、厕所和猪圈。院西是三面墙围起来的田垄,面积约占院落的四分之一。内有三人站像,中间为主人,两边为侍者。工匠对设计建造富有耐心,缩小至此也能认出瓦当上的卷云纹,田地的灌溉沟和田埂也清晰可见。

这件明器的出土墓穴仅为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此院落占据墓穴三分之一的空间。院落的复杂结构与墓穴的简单形制形成反差,仿佛墓葬的有限空间通过这座微缩建筑得到延伸。

这件灰陶院落是河南省出土的西汉前期形制较大、内容较丰富的建筑模型,既有庭院高楼,又有农田,并绘有壁画,整组建筑结构严谨,是当时地主庄园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04/ 东汉绿釉陶水榭


1972年发掘于河南省灵宝县张湾,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这座水榭高53厘米,横长45厘米,纵长45厘米,池径40厘米。分上下两层,可拆卸组装。其中底部为方盘式水池,平底折唇,池内塑有小鱼10尾、蛙4只、龟3只,池垣四角各一个四方形攒尖小凉亭,顶光面,无瓦垄;垣上还装饰有水鸭5只,小鱼4尾。盘底中央矗立着一座两层楼阁式水榭,通高0.54米。一层平座四角各有一裸体抚肚掩耳坐俑守卫,平座中的楼阁四角立柱,柱间三面为门,一面为大方格窗。

楼阁的下层直接承托上层的平座,其形制与下层的平座相同。平座四隅各有两个持械俑和两个头戴平帻、身着长衣的俑。最上为四角攒尖顶,光面,无瓦垄,可能原有饰件,现已失,仅留有痕迹。

该水榭为东汉中晚期遗物,榭通体施绿釉,造型玲珑剔透,是研究东汉时期富商大贾闲逸生活及建筑艺术、铅釉陶器烧制工艺的珍贵资料。


05/ 三国黄褐釉陶楼
体现佛教影响的相轮

图源/襄阳博物馆

2008年10月樊城蔡越墓出土,现藏于襄阳博物馆。陶楼由门楼、院墙和二层楼阁组成,通高104、进深31、宽33厘米。院墙的平面呈长方形,左、右、后三面墙顶盖双坡式檐瓦。前墙较高,上承双面坡屋顶,前坡下有两根八边形廊柱相承,廊柱和前墙以两横梁相连,后坡檐搭于左右围墙之上,形成门楼。两廊柱下有熊形柱础,内侧有两根拴马桩。

院内有两层楼阁,底层楼阁前墙开一大门,两扇门扉,门扉上装饰竖向条纹,门上方墙上装饰网格纹和竖向条纹,左、右侧墙壁上方各有一长方形窗,五脊四注式腰檐,正脊和垂脊末端有菩提树叶形鸱尾,其上以四熊托起平座,平座四周施勾栏,平座上承第二层楼阁,四壁装有百叶窗,五脊四注式屋顶,脊端有菩提树叶形鸱尾,顶部正中立有宝刹(相轮),底座镂空,近半球形,镂刻出母子熊斗虎图案,上为七重覆豆盘状相轮,顶立一月牙形兽。屋顶有瓦垄,瓦垄末端模印圆形云纹瓦当。  


06/ 楼阁式陶屋


此件楼阁式陶屋现藏于广州市博物馆,为东汉前期造物,1957年于东山象栏岗出土。 

汉墓出土的楼阁式陶屋,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而富于变化。陶楼以此规模最大,结构严整。建筑布局依照均衡对称的原则处理,有明显的中轴线,在整个建筑的组合上高低参错,主次分明,说明中国建筑以木构架为结构骨架,以中轴线为基础的对称布局形式,到汉代已完全成熟。

参考文献:
1.冯远,《建筑明器之对象界定》
2.李思思 ,《汉代建筑明器研究》
3.周学鹰,《汉代建筑明器探源》
5.李樱樱,《汉代两京出土陶楼建筑研究》
6.河南博物院编.《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


🕳️
互动话题 
 
#你还看过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陶楼# 
欢迎在留言中和我们分享~


-END-

招聘、投稿、合作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刻获取
编辑丨艺旅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 旅 百 科

(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晋南&晋东南晋中晋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 | 澳门香港
文旅口袋书 
文旅地图 中国汉阙地图中国汉画像石地图中国关帝庙地图中国城隍庙地图中国申遗明清城墙地图中国藻井地图|中国帝陵地图中国道教石窟造像地图中国简牍地图 | 中国盘龙柱地图 | 中国文庙地图 | 中国历史街区地图
古建 中国早期木构建筑3讲古建入门指南 山西古建观看手册丨浙江古建筑观看手册丨屋脊兽 | 古建基础构件正定隆兴寺佛光寺南禅寺中国古塔TOP13汉阙营造法式李诫 | 中国高楼
石窟 中国石窟艺术10讲中国石窟艺术精讲25讲佛教造像风格演变石窟入门宝典石窟入门宝典2.0中国石窟甘肃石窟杭州石窟|天龙山石窟克孜尔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彩塑 7节课读懂中国彩塑造像艺术丨莫高窟285窟敦煌彩塑麦积山彩塑山西彩塑 
壁画 敦煌壁画北朝壁画辽墓壁画十大必看壁画
考古 12位考古学家说中国考古专业报考指南考古学专业就业博物馆学专业就业|考古与盗墓|文物修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金石学
话题 历代佛首识别指南常见佛教故事画识别指南丨常见佛教经变画识别指南寺庙参观指南中国最美水月观音阿富汗古典文明云梦长文木觚 |历代石像生识别指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艺旅文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