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森林飞行”猿“的生存秘笈

云山保护 云山保护 2020-08-27
 

我们写过不少关于长臂猿的科普,但是对于长臂猿的运动能力,还没有完完整整地介绍过。今天就让我们好好认识一下动物界真正的林冠层生存高手 ——长臂猿。


之所以夸长臂猿为森林飞行”猿“,是因为它们在高高的树冠上荡行如飞和出神入化的上下翻飞技能。


而这一切,要归功于它们的长臂。今天就让我们来解密长臂猿的”飞行“秘籍。长臂猿为什么进化出这么长的手臂的?长长的手臂能给它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研究人员分别从解剖学、进化生态学、物理运动学等方面试图进行解释,以下,我们便与大家分享这些有意思的研究成果。


从名字开始


长臂猿的中文名字一目了然,正因为手臂格外长,就叫长臂猿了呗。一般而言,一只成熟长臂猿从头到尾骨约50厘米,它的手臂(前肢)长于腿(后肢),手掌也很长,如果在地面直立行走,双手下垂可以触及地面,两手臂伸展开来可长达1.5米,长臂猿的确名副其实。


从这张骨骼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长臂猿的前肢和后肢骨骼比例是最长的,比人、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都要长。当它直立时,手基本上可以触到脚背。


而长臂猿的英文名叫Gibbon  ,关于这个单词的起源也很有一番争论。有一说是法国人约瑟夫-弗朗索瓦.迪普莱克斯引入法语后从法语而来,另一说来源于意大利语中的”gibbone”一词,早期来到亚洲的探险家看到被当地人圈养的长臂猿总是弓背在地面活动,于是便联想到了“gibbo",即“驼背”的意思,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长臂猿是严格的树栖动物,它们的身体结构并不适合长时间在地面直立行走。


“ 臂力“ 缘何这么好 

 


长臂猿依靠双臂的交叉摆荡在树冠层活动,在英文里面有个专门的单词来形容这种移动方式:Brachiation 有研究数据显示长臂猿所有的运动行为中超过50%都是这种臂荡式运动,一次荡行,最远距离达10米以上。臂荡,难道就那么愉快吗?其实啊,是天生善荡难自弃:

长臂猿的锁骨偏长,有利于手臂的摆荡和上举,骨盆板比较宽,有助于当身体垂直悬吊空中的时候承托内脏。


它们的手腕关节可以旋转

270度(大家可以试试看自己能转多少度!),就像一个球状体,在树冠上荡跃前行时,手腕像万向轮一样旋转与臂膀形成多种角度,这样可以保证它们在快速行进过程中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能量去调整身体和手臂的姿势和角度。



长臂猿的臂行性可以分为类型:一种是双手不同时离开树枝,手臂抓握的间距相对比较近,速度相对较慢的的臂荡式前进,如图:


嘿哟,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仔细观察长臂猿臂荡式行进的过程,你会发现,它们的手臂在手肘部分是弯曲的,腿在摆荡过程中要么自由晃动起到摆锤的作用,要么弯曲起来紧贴身体,这样的身体姿势可以减少臂荡前行时非弹性碰撞产生的能量损失。


另外,长臂猿进化出的长手臂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充分的“避重就轻”的作用,大大减少了双臂摆荡运动过程时产生的碰撞冲击力。


注意涂黑的手臂是分段动作中的重心臂,A到C是臂荡过程的支持段,C到E是荡跃段。


另一种是双手同时离开抓握物体的空中跳跃模式,这种运动模式下手臂抓握的间距较大,且速度更快,我们会在下周的推送中做更详细的解释。

来无影 ©Khao Yai国家公园


来看一段海南长臂猿在树冠层之间敏捷穿梭的视频吧,刷新一下你关于飞行”猿“的认知。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e0197b36y2o  

视频来源于嘉道理中国保育,特此感谢


直立行走能力仅次于人类


在类人猿中长臂猿的直立行走能力是最强的,它骨骼的直立程度远远高于其它几种大型类人猿,长臂猿骨架的直立程度和人类最相近。

刚才讲过长臂猿的直立行走能力仅次于人类,这是一只长臂猿在大型树干上健步行走的照片。


一些科学家在研究长臂猿在地面直立行走能力后,提出一种新假说,认为人从树上进化到地上的过程中,并不是像猩猩那样四肢着地行走的;而是有可能像长臂猿这样,在树上生活时已经进化出非常直立的骨架。下地后人类的双脚发生了更多适应性进化,大拇指并到其它四指旁边,可以走得更稳、更快。而用四肢在地面行走,明显比两足更快。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小彩蛋:视频上这只雌性长臂猿直立行走能力非常强,在地面行走时,它的步态和步幅非常接近人类。


本文部分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云山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范朋飞教授线上分享

编译:阎璐、杨春桃

编辑:张文博、陈镜羽



别忘记

下周来看长臂猿”空中跳跃“技巧揭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