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惊动Nature了,莫非真的是诺奖水平?

2015-09-22 吴拾 知社学术圈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前些日子,清华北大抢发论文风波闹得满城风雨,不少微信文章都以诺奖级别成果为题吸引眼球。今天,这一争议终于走出国门,闹上Nature。抛开争议不管,这一工作本身,到底是什么样一个级别呢?

先看Nature的评论标题,《Chinese Scientists Row Over Long-Sought Protein that Sense Magnetism》, 直译过来,就是《中国科学家因为世人长久寻觅而不得的磁感应蛋白而起内讧》。

注意到了么,这里有一个关键词,“Long-Sought”,世人长久寻觅而不得的。如果这还不够明了的话,那请看这个评论正文的第一句话,Adispute has broken out at two of China’s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over apotentially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Groundbreaking! 翻译成开天辟地恐怕有些夸张,开创性的、前所未有的则是毫无疑问。


这个词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呢?随便搜搜媒体对去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描述就好了,从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Awarded for Groundbreaking Microscope Advances 到Groundbreaking Microscope Achievements Win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诸如此类。所以说, Groundbreaking 绝对是一个超级重量的描述。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工作,把清华北大两校卷了进去呢?原来,很多生物,从线虫到蝴蝶,从海龟到野狼,都能够根据地球磁场而确定方向,导引迁徙。科学家长期以来都认为细胞中的某种结构具有磁感应能力,帮助生物定向,但这种结构从来没有在实验中被发现、证实。

而北京大学的谢灿从2009年就开始展开这一工作,耗时五年,在2014年终于找到含有铁和硫的蛋白,具有磁感应能力

他将这一工作投给了Nature,很快送审,但似乎没有被接受。转而投给了Nature Materials, 目前仍在审稿中。

当清华大学的张生家得知这一工作后,从谢灿组获得了这类蛋白,并将其表达在肌肉或者神经细胞中。通过这一方式,他成功地运用磁场控制了肌肉收缩或者神经激励

包括上海神经所蒲慕明院士、哈佛医学院James Chou,和牛津大学Peter Hore都提到张生家似乎并不了解磁感应的具体机制,但张生家解释说,当前机制理解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掌握了如何严密地控制激发这类磁性分子活动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张生家的工作投给了中国科学和Springer合办的《科学通报》,9月9号投稿,9月11号就被接受。而谢灿的文章2014年底就投稿Nature,到现在还没有发表。

这也让我们想起早些时候中山大学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的工作,情况类似,顶级杂志据稿后,很快投稿发表在国内出版的杂志,知社学术圈对此也有报道和评论,通过回复“目录”可以查看。而科学院物理所的外尔费米子工作,则因为投稿Science被拒,被普林斯顿抢了先机。

对于重大成果,发表在哪里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时效和优先权!中国学者在学术界的话语权非常非常重要,而支持、办好国内自己的杂志是关键!

回到这个争议,Nature也有评论,不过是你说他说,和坊间流传无异,这里不做重复。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鲁白教授似乎躺枪。谢灿最初以为张生家是鲁白的助手。

知社学术圈会为您持续跟进、报道。


喝茶聊天心有灵犀,钻研切磋触类旁通

论文技巧,基金攻略,大家访谈,高黑科技


回复“目录”,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