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版“空置税”,会不会复制到内地?

孙不熟 城市战争 2018-09-22


文|孙不熟


香港传闻多日的房屋空置税,确定开征了。作为香港房地产忠实学生的内地,会不会原版照抄?


从3月份动议到6月底正式出台,短短3个月时间,香港空置税就横空出世,行动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香港似乎已经不是那个崇尚小政府主义的香港。


这个“空置税”会怎么征收呢?


据报道,该税为一手房空置税,对空置一年或以上的单位,通过现有差饷机制收取,税率为应课差饷租值的200%。


简单来说,香港版空置税目前征收的对象是开发商,不是小业主,如果开发捂盘惜售超过一年,就要征收这个税,而且税率还不低是房屋年租金的两倍。


举一个例子,假设一套房的月租金是6000港币,那么年租金就是7.2万港币,如果开发商捂盘一年,针对这套房的空置税就达到14.4万港币。


全球经济学家的一代宗师——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视香港为自由放任经济典范,其一生中多次对香港模式表示称赞,如果他能看到今日之香港在自由市场经济上的大倒退,不知会作何感想?


与“囤积居奇”、“投机倒把”一样,“空置”是一个很容易引起民愤的词汇,那些“捂盘”的开发商也因此被描述成无耻的奸商。


如果做民意调查,我估计不论是香港,还是内地,赞成征收“空置税”的人都占多数。一方面,它征收的对象是开发商,不是小业主。另一方面,“空置税”有利于增加供应,降低房价。


但是亲,“空置税”真的能降房价吗?


表面上看,空置税开征,可以逼迫开发商停止捂盘行为,加大市场供应量,但是请问开发商是傻子吗?既然只征一手不征二手,那开发商能不能卖给自己的人,然后继续捂盘?


听过内地有一些开发商已经在这么做了,开盘后直接让自己的员工认购,过几年再拿出来卖,这是不是捂盘?没办法啊,“限价”时代,谁卖谁傻。


从经济学原理上讲,如果不允许捂盘,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势必降低,开发商拿地盖房的动力就减少,如果空置税再高一点,或者再配送一个“限价”的套餐,那这个行业真的没法干了,市场上再也找不到商品房,然后一切靠政府来“计划”,计划经济光荣回归。


80后、90们回去问问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看计划经济年代,人们都住的是什么房子?


所以,空置税短期来看,增加了供应,但长期来看,一定是减少供应的。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如果利润微薄或者无利可图,这个行业的参与者一定是越来越少,到时谁来给光荣正确的“民意”盖房子?


回到文章的主题,香港版的空置税会不会复制到内地?因为内地的空置率比之香港,要严重得多,媒体曾密集报道中国大面积的“鬼城”现象。


但,我的回答是——不会,因为没有必要啊。


香港开发商的杠杆普遍很低,而且现金流稳定,他们有实力、有耐心捂盘,但是内地开发商不同,他们普遍走的是高杠杆、高周转模式,有钱没钱都会拿着银行的贷款去盖房子,回款压力极大,利息成本极高,根本捂不起。


更何况,内地还有限购、限签、限价、限贷等一系列超越经济学极限的超级大招,空置税与之相比,简直就是雕虫小技,不值一提。


至于会不会对小业主开征空置税?更无可能,一是征收成本高,二是已经决定开征房产税这个大税,就没有必要征空置税这种小税了。


最后,再分享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一篇文章的几段话,他说:


只有计划经济才会零空置。世上除了行计划经济的地方,都不可能没有空置。市场经济需要有冗余才能有流转的余地。


如果没有空置,换楼,转租,装修都不易进行。若是一定要资源尽用,酒店就没有随时可供应的房间,巴士就没法中途上客。空不一定是浪费,而是带来方便。


香港现时的房屋空置量,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国际的水平去看,都属于偏低,增征空置税也不会有能力把这么低的空置率再往下压。”


所以,你确定想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吗?



延伸阅读:

千万不要低估房地产税

中心区买房指南

郊区买房指南

老城区的老房子,还要不要买?

广州CBD的保质期


欢迎加入孙不熟的付费社群,一对一,陪聊。

扫描以上二维码加入孙不熟的社群,读懂城市、学会买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